• 35阅读
  • 0回复

胡力斯台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胡力斯台的变迁
赵小平王玉成
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科尔沁草原东端的胡力斯台嘎查(村),是一个蒙、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的小山村。10年前,全嘎查年人均收入不到100元,有80%的村民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10年后,这个荒僻的边疆小镇,一跃成为内蒙古辽阔草原上最富裕的村庄之一。这里面的奥妙究竟何在?
1985年3月,武警兴安盟支队在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中,了解到离部队驻地30公里的胡力斯台嘎查的情况后,提出了“驻地不富裕,部队有责任”的口号,主动与他们联系建起了帮带关系。从此,在这段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路上,官兵们不管风霜雨雪地往返奔波。
村民李财年轻时在劳动中腰部摔伤致残,全家7口人没有一个壮劳力,承包的30亩责任田大部分长年撂荒,家贫如洗。支队扶贫小组把李财家列为重点扶持对象,春种、夏锄、秋收全部包揽,30亩责任田当年就产粮8000余公斤,不仅解决了全家的吃粮问题,还向国家交售粮食1500多公斤。
李财家的变化深深打动了村民的心。支队党委抓住时机,配合嘎查党支部及时对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嘎查架起了有线广播,介绍其他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经验。俗话说:“要想致富,政策开路”。这些长期封闭在草原一隅的农牧民,一旦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很快就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性。蒙古族牧民敖黑龙家,一年有半年吃不饱饭。一天中午,敖黑龙冒雨找到扶贫小组副组长、支队牧场场长李昌华,提出向支队赊购35只母羊。李昌华满口答应,并亲自带领战士帮助敖黑龙建起过冬暖棚和饮水池。短短两年时间,敖黑龙的35只羊就繁殖到了300多只,手上有了富余钱,不仅还上了支队赊款,还先后购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等高档生活品。
胡力斯台村庄脚下有条阿木古楞河,蒙古语意即太平河。然而,太平河却不太平,由于缺乏治理,河里泥沙淤积,河道堵塞,雨季河水泛滥。临河而居的40多户村民出不来,进不去,对岸1500亩土地和上万亩草场无法耕种、放牧。
1987年初,支队党委和嘎查党支部经过多次研究,下定决心打通这道天堑。支队党委从农副业收入中拿出3万多元做建桥基金,派出120名官兵和5台运输车,与村民一起迎着春风在阿木古楞河畔展开会战。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一座长16.5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公路桥,巍然屹立在阿木古楞河上。村民们把这座桥命名为“警民共建桥”。
完成建桥工程之后,支队党委与嘎查党支部又重新制定了从普及文化知识入手,走科学兴农、科技兴牧这一富裕之路的发展规划。当年支队从农副业生产经费中拿出8万元,派出车辆和40多名官兵,为嘎查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科学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并购买了4000多元的农牧业新技术书籍发到群众手中。然后支队扶贫组的同志们又挨家逐户进行宣传、动员。八个春秋过去了,不少农牧民能用蒙汉两种文字读书、看报、写家信,有2/3以上的人掌握了一至两门科学种养新技术。
科学技术为胡力斯台人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全村有30%的农户和20%的牧民成了附近闻名的科技致富专业户,全嘎查年人均收入突破了1200元,粮食总产量比10年前翻了4番,牲畜存栏数由最初的500余头(只)发展到15000多头(只),全村农牧民固定资产总值超过了300万元。村里购置了收割机、推土机等大型农机具180台,全村户户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
科学文化的普及还为胡力斯台带来了另一种新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普遍提高,过去酗酒、打架、赌博、偷盗等不良现象已杜绝。从1987年起,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大的民事纠纷,有近200户被苏木(乡)评为“双文明家庭”,嘎查被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评为“双文明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