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提高效益的根本动力在企业内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5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提高效益的根本动力在企业内部
王灶坤
经济效益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一个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固然十分重要,但根本动力还在企业内部。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以效益为中心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稳步前进。
广东江门浮法玻璃厂建成于1988年,由于企业自身素质不高,在竞争中十分被动,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无法回笼,到1990年,亏损额达1200万元。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眼睛向内”,抓住“效益”二字做文章,企业很快出现了转机,当年实现税利1356万元,减亏613万元;1992年实现税利3902万元,其中利润1611万元;1993年实现税利12815.68万元,其中利润7712.77万元。企业由一个亏损大户变为全国“最佳企业”。
    一、向完善管理要效益
管理是企业的基础工程,它与企业的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国有企业似乎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内部的管理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企业管理如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就必然产生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扯皮推诿、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不良现象。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正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效率即效益”的观念,决定以完善管理、提高效率为突破口,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首先是提高决策效率。我们以《企业法》和《条例》为准则,重新明确厂长的职责,赋予厂长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有的权力。这样就有效地克服了以前在决策问题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状况,做到果断、快捷、有效。第二是提高工作效率。部门职责不清是造成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抓好企业的制度建设。对全厂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进行严格的界定,并制订具体的制度条文,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责、权、利落实到位。制度建设使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第三是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企业的整体承包指标,建立一套旨在调动积极性的较为科学的经济责任承包方案,能分解的指标就层层分解,不能分解的则加以考核,不搞“一刀切”。分配上严格实行工效挂钩,该奖多少就奖多少,绝不含糊。同时注意向责任重、技术高和工作脏、苦、累的岗位倾斜,使分配机制真正发挥激励的效能。职工是企业的根本,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二、向优质高产要效益
产品竞争,说到底是质量和成本的竞争。质量不同的产品,质优者胜;质量相同的产品,价廉者胜。企业的竞争力就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上。一个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光有质量优势或者光有成本优势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威风八面。就玻璃行业来说,要取得质量优势,就要改进技术,稳定工艺,提高成品率。而要取得成本优势,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方面恰恰就是我们以往的薄弱环节。投产后的两三年里,由于企业转产频繁,工艺波动大,产品的总成品率只有58%左右,年产量达不到设计水平。质量差,成本高,自然就无法与人家竞争。其实,玻璃生产的特殊性要求工艺不能经常波动,只有保持工艺上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就在保持工艺相对稳定、力争优质高产上下功夫。当时我们碰到一个难题,就是窑炉老化日益严重,对生产已构成直接的影响。对此,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加强保窑工作,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由于措施得力,平板玻璃的产量总成品率和一等品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创造了窑炉越到晚期生产越稳定、产量越高、质量越好的奇迹,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明显的市场优势。
    三、向技改挖潜要效益
技改挖潜是一句老口号,企业如何通过技改挖潜来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也是一个老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技改改什么、挖潜如何挖的问题。技改挖潜是企业从内涵上扩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提高效益的目标出发,有的放矢地改,实实在在地挖,企业就能收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成效。近年来,我们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认认真真地做好企业几项重要的技改挖潜工作,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保窑护窑,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国产玻璃熔窑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至4年,如果按照这个年限,常常要在生产形势最好的情况下停产冷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科学的分析发现,只要加强对炉窑的检修和维护,就能适当延长炉窑的使用寿命。通过努力,我们成功地创下了国产玻璃熔窑最长使用寿命的记录,使企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抓好窑炉的冷修工程。在冷修过程中,我们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熔窑进行改造,以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三是以氨分解制氢技术代替电解水制氢技术,使企业每年节约用电180万千瓦时。
    四、向营销策略要效益
如何把握市场,搞活营销,也是企业练好“内功”的一个关键。企业的竞争最终反映在市场竞争上。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光有指挥生产的本事而没有把握市场的能力是不合格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一篇大文章,只有掌握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做活,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营销策略首先是讲求一个“信”字。守信用,重信誉,才能赢得客户。做到质量保证,时间保证,合理让利,客户自然就乐于与你做生意。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销售网络,我们注意加强与省内外一些实力雄厚的物资公司的联系,逐步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的关系。有了这样一批大客户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企业就能保证销售渠道畅通,减少市场波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其次是一个“灵”字。所谓“灵”,就是要重视市场调查,及时掌握市场动向,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超前性,使生产安排与市场需求达到默契,从而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第三是一个“快”字。快,就是要加强资金回笼,保证货如轮转。资金问题是最令企业头痛的问题。为了避免“三角债”的拖累,一方面慎重选择客户,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组织财务部门及时快捷地清理在外积压货款,确保资金流动畅顺,减少损失。仅1993年,企业因加快资金周转天数而减少的利息支出就达218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