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心系亏困企业职工——湖北黄石市长廖永新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心系亏困企业职工
——湖北黄石市长廖永新一席谈
梅汇文
廖永新,1946年生,建筑工人出身。当过县委书记,后又在主管经济的地委副书记岗位上干了8年,去年7月到黄石市任代理市长。上任后他把第一斧砍在扭亏上,目前已有成效。当时,他这一斧头砍下来,心情是很沉重的。他说——
企业较大面积亏损,是老工业城市中普遍性的问题。当时,我是新来的代市长,如果从“政绩”的角度考虑,把第一步棋投在扭亏上,不是没有风险的,因为治疗这个陈年痼疾,决非朝夕之功可以奏效。但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更重要的是,这些亏困企业的职工生活困难,有的生病不能及时就医,子女被迫辍学。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公仆,我深感愧疚。
毫不隐讳地说,企业亏损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职工生活。我是苦出身,对困难生活是深有体会的。我几乎跑遍了亏损企业,有的企业还去过多次,与工人打交道,很令人动感情。
有的家庭,一人工作,要养家糊口,本来就不宽裕,现在工资又没有保障,怎么维持生活呢?好在工人们非常纯朴,对我们充满了期望和信赖。这使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压力更大。
说实在的,企业亏损并不是工人没有出力,而是市场环境、经济体制、经营决策和投资导向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叫工人负这个责任。
有人说,搞市场经济,政府就要少管企业,让它在市场上自生自灭。我看这是相对的。你搞得好,我们可以不管,搞得职工没有饭吃,我们不能不管。不然,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常讲要办实事,在我这里最大的实事就是把亏损企业搞活,让职工有工资拿。我的想法得到了市委和同事们的支持,大家一致把扭亏作为当前最大的实事来抓。
扭亏工作不是那种“轻轻一抓就起来”的事,它是一项难度很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是难以奏效的。
我们发动主管部门、工商、税务、银行、工会等方面通力合作,深入到亏损企业,帮助分析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为了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我们还举办了亏损企业厂长培训班,我上了第一课,推行以资金为中心的全程管理。
为了增强主要负责人的紧迫感,我们还规定了亏损企业苦练内功的四项任务,半年内不能完成这四项任务的,就免掉厂长职务,主管部门要负责任。为了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我们一方面让银行参与对企业苦练内功四项任务的验收,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筹集到1500万元扭亏基金,并为新投入的扭亏贷款提供担保。这样一来,有关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打起了扭亏围歼战。
今年,亏损额比去年下半年月平均下降了37%,市属工业企业亏损总额从2月份的1100多万元逐月下降,到6月底为305万元。一些亏损大户也已扭亏为盈,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