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今日“叶公”舞“白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县

  今日“叶公”舞“白龙”
本报记者戴鹏
叶县,古昆阳,位于豫西南平原的边缘。曾以“昆阳之战”的经典战例和“叶公好龙”的喻世传说名扬古今。
随着我国第二大内陆盐田的发现,这块古老的土地又引得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
1986年,地质勘探证实:这里岩盐分布面积达4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2300亿吨,可供10亿人吃上1万年,平均品位(氯化钠含量)90%以上,盐层累计厚度496米,埋藏深度适中,极易水溶开采,在全国30多个岩盐矿中,储量排第二,品位居第一。被称为未来“中原盐都”。
叶县人喜出望外,这是一条沉睡亿万年的白色“巨龙”啊!
叶县人再不像当年“叶公”那样,好龙而“五色无主”,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唤起“巨龙”早日飞腾。全县78万人民每人集资5元钱,建成了一座年产5万吨精制盐的豫昆精制盐厂。“白龙”的“现身”,结束了河南从来不产盐的历史。
叶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工业相对薄弱,烟草种植是其财政支柱。“做不好‘烟’文章没饭吃,做不好‘盐’文章难发展,尽快把盐资源变成经济优势,是叶县未来的前途所系。”县委书记戴松军的这番话,是大规模开发盐田的动员令。
8月初,我们看到的这块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开发试验区,是省政府确定的25平方公里试验区的一部分,是未来规模宏大的“中原盐都”的中心位置。总耗资1亿元,年产量分别为5万吨加碘精制盐的“豫昆”、“天河”两厂已经投产,产品的氯化钠含量达99.44%以上,白度达到82度以上,远远超过国家优质盐标准。
36眼探采合一的盐井都出了卤水。10个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制盐厂相继建立,年产量已达30万吨,可满足全河南工业用盐的一半。
为了给大规模开发做好前期准备,县里千方百计筹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开发区内水、电、路、通讯的“四通一平”。
两年来,一系列引资优惠政策的出台,香港、深圳、北京等地招商活动的举行,使“叶公”故乡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到我们采访时,开发区已审批各类开发项目28个,总投资额6亿多元。
一个年产5万吨精制盐和一个年产3万吨保健盐的厂子已破土动工。2万吨氯化石蜡厂,叶县化肥厂2万吨合成氨改造工程和4万吨联碱项目正在紧张筹建中。
依靠开发区卤水作原料,建造在市区的平顶山30万吨精制盐厂已投产在即。
“发展制盐工业本身前途就很远大,但仅是盐田开发的前奏曲,大戏在后头,在盐化工!”戴松军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单一制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资源浪费巨大。现在以8万吨纯碱、1万吨金属钠和几个氯气深加工项目为主干的盐化工项目群正在紧张筹备或洽谈中。
到本世纪末,这里将建成中国内陆一流的盐化工业基地,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白龙”,在新一代“叶公”呼唤下,定然会腾空而起,且舞且吟,一个久远的神话将变成美丽的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