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再不能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张天路谈民族人口研究新结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再不能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
张天路谈民族人口研究新结论
章愚
从刚刚出版的《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一书中,人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多项指标已经先进于汉族。在人口问题上,人们再不能凭印象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
该书主编张天路先生,是中国民族人口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曾被英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评为1992—1993年度世界名人。十多年民族人口的研究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450多万字的专著凝结着他对少数民族的一片痴情。
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过去,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分析论文,受到了资料的限制,我们仅能把少数民族(合计)与汉族比较。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汉族先进于少数民族。直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这种状况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了可以分民族进行直接比较的重要基础数据。我们经过对比后,得出了出人意料的可喜的新结论,即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多项分民族人口指标表明,汉族老大哥不是不可及的,也不是不可超越的。
那么,有哪些民族,哪些指标先进于汉族呢?张教授扳着指头一一道来:
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2.1岁。这个指标已高出哈萨克、藏、朝鲜、蒙古、土家、布依和壮族7个民族,与满族同居第8位。
标准化出生率: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21.33‰)已高于朝鲜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满族、裕固族、达斡尔族和蒙古族。其中,朝鲜族的出生率最低,仅为14.88‰。
妇女生育4胎及以上比例(%):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5.91)已高于俄罗斯、朝鲜、满、京、锡伯、裕固、纳西、仫佬和毛南9个民族。
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已高于朝鲜族、俄罗斯、满族、锡伯族和裕固族,与蒙古族(2.24)并列于第6位。
15—19岁妇女生育率(‰):在46个民族中,最低为裕固族(5.8),其次是俄罗斯、锡伯、朝鲜、仫佬、哈萨克、乌孜别克、土家、满和蒙古族。汉族则高达20.9。张天路教授强调说,那种笼统地认为少数民族妇女早婚早育的传统看法,已到了该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净再生率: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为1.01和1.03,表明人口再生产接近零增长。此外,将面临缩小的有朝鲜族和满族。
婴儿死亡率(‰):在42个两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接近和低于汉族水平(24.36)的,已有锡伯、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和畲族。在谈到这项指标时,张教授补充说,特别是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婴儿死亡率竟能达到如此低的水平,应该说是低社会发育层次民族中的罕见奇迹!
0岁平均预期寿命:在42个两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70.43岁)已处于锡伯、仫佬、满和回族之后,居第5位。畲族也接近了汉族水平。
成人文盲率: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汉族已落后于朝鲜、满、哈萨克、蒙古和壮族之后,排列第6位,文盲率为21.5%。
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最高的为朝鲜族(8.55)、满族(6.37)、蒙古族(5.85)和汉族(5.74)。
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最高的为朝鲜族和满族,汉族排第三。
张教授在肯定了少数民族的巨大进步后,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各民族人口演进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不平衡状况,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消极因素和亟待改进的各种问题。他举例说,有的民族人口增长过快,有的民族妇女的初婚年龄很低,如维吾尔、哈尼、彝族等。有的民族标准化出生率高达30%以上等等。
张教授最后说,80年代是中国各民族人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90年代能否加快民族人口演进步伐?从各民族已经展开的人口现代化态势来看,是很有希望的。国务委员彭珮云与张天路(右)在交谈。(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