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读者来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6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编者按:今年7月29日,本版发表了题为《凤生求学》的通讯,介绍湖南省湘西吉首民族师范学校苗族新生杨凤生卖牛读书,补鞋助学,社会施援,同窗献爱的事迹。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现摘登二篇如下。
“我十分同情杨凤生的处境,十分佩服他那种‘人穷志不穷’的骨气,我也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后才走上工作岗位的,从我自己的经历,再看到杨凤生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孩子,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要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家庭要承担过重的读书费用,学生本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农村孩子要比城里孩子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汗水。
“杨凤生是幸运的,他虽然吃了不少苦,遭受许多磨难,但他是成功的,他更幸运的是生长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有无数热心帮助他的师长、同学。
“我们国家有些地方富起来了,但仍有许多偏远地区还较贫穷,生长在那里的人们要有杨凤生那样的志气,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援,愿我们的‘希望工程’之光普照那些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愿每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龄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治金部第一勘局曹友元
“杨凤生虽家贫但有骨气、有志气、肯上进,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16岁的少年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需要营养以增强体质,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我乐于为社会再尽菲薄之力,每月资助他生活费50元,直到他毕业。请告诉杨凤生详细通讯地址,以便直接联系。”
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退休干部舒允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