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垂范戈壁——记第二次赴疆义务讲学的范淑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征文

  垂范戈壁
——记第二次赴疆义务讲学的范淑娟
胡公望
“范老师又来新疆讲学啦!”消息在南疆喀什地区数十所中小学迅速传开。一些准备探亲、旅游的老师退掉了车票,推迟了假期,有的还从几百公里外赶到授课地点。
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北京80中学高级教师范淑娟,曾获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模范班主任等称号。为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去年9月她自费赴疆义务讲学两个月,受到当地各族师生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欢迎和称赞。
今年6月中旬,她又来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巴楚、喀什、英吉沙,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讲学座谈并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一辆破旧的吉普车载着年过半百的范淑娟疾驰在茫茫戈壁。本来,当地教育部门领导要为范淑娟派辆好车,但她执意不肯。范淑娟早为自己外出讲学约法三章:一是去贫困地区,二是不要报酬,三是食宿低标准。
范淑娟每到一地,总是抓紧时间与少数民族同行交流教学经验。
课堂上,面对那些常年在边疆艰苦条件下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们,范淑娟心情十分激动,她把自己30多年的经验、体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们。范淑娟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讲学内容涉及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课堂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英吉沙县,范淑娟专程登门拜访全国优秀教师阿依提·拉吾修尔。这位维吾尔族女教师6年如一日接送一名残疾学生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范淑娟。她握着阿依提·拉吾修尔的手说:“我们都要学习你的精神。”
一位患病的维吾尔族乡村教师出院后在家休养,范淑娟得知消息便去探望。当她发现教师家十分清贫,不仅关切地询问了他的治疗情况,还留下一些钱,让这位教师买点营养品,教师和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7月初,范淑娟收到一封丈夫病重的电报。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教师们都焦急地劝她立即返京。范淑娟想:班主任培训班刚进行了一半,自己一走,岂不影响大家?于是,她决定先问清丈夫的病情再作安排。
当地通讯极为不便,范淑娟与陪同她的老师连夜赶到数百公里外的邮局。凌晨2点,她拨通了丈夫所住医院的电话。当范淑娟从陪床的亲友口中得知突发心衰的丈夫已经转危为安,并让她按原计划进行时,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此次赴新疆前,范淑娟收到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的一封短信。信中写道:“读了你的事迹介绍,很感人。要向你学习并致以敬意。祝你边疆之行顺利并获得成功。”领导的鼓励,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同行的期待,使范淑娟倍受鼓舞。她不辞辛劳地义务讲学、调查民族地区教育状况,还将自己花2000多元购买的书籍、文具分送给贫困地区学校的师生。
近几年,范淑娟除了在北京市郊县义务讲学200余场,还利用暑假先后到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新疆等老少边穷地区义务讲学,被当地同行誉为“教师楷模”、“师表京华,垂范塞外”。
面对荣誉和赞扬,范淑娟十分平静,她说:“我愿为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