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创新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9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创新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和发展
黄楠森
由熊清明、贾从荣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本书名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表明了它既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著作,又有所创新。“创新”,这是我国十多年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在津津乐道、刻意追求的一个特色,理论界、哲学界自然不能例外。哲学研究当然要创新,研究就是要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创新就用不着研究。哲学宣传也要创新,毫无新意,人们就不愿意听。特别是编写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更要创新,因为这类书据说已有两三百种之多,毫无新意,在两三百本中增加一本,又有多少意义呢?
但是,新不等于正确。新不新和正确不正确是两回事,新的不一定正确,旧的不一定错误,不能把新的与正确的、旧的与错误的混为一谈。近年来曾经出现过一种偏向:新就是好,新就是真,新就是善,新就是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基本观点几乎都受到了批判和攻击,理由都是:它们陈旧过时了。这显然是不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即要创新,就必须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因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必须至少符合两个条件:一、旧的正确的因素(这无疑是主要的)要坚持,即继承;二、创新之处应是正确的。这两点,本书是做了努力的。
本书保留了原来的板块结构,而有所改进。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被一些人称做板块结构而加以否定。这种称呼并不科学,因为它们不是并列的两块,历史唯物主义实际包含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才抽出来加以单独的论述。如果一块包含一块的结构也可以叫板块结构,我认为把旧结构称做板块结构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板块结构就是错误的吗?显然不能这样讲。这要看事实上是否存在着板块,科学的板块结构是否符合科学对象的结构。辩证唯物主义,就其内容说,除了世界观(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外,还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传统结构把历史观分出来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包含世界观、自然观和认识论,但世界观与自然观很难分开,虽然认识论有明显可以区分开的对象。既然这几门学科的对象可以作一定的区分,与之相应的板块结构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本书分为四编,实际是三块,即世界观(第一、二编)、历史观(第三编)和认识论(第四编),显然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结构,改进之处在于把认识论从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中分出来,并把它摆在历史观之后,这是更合理的,因为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当然以阐明了历史观之后再加以阐明为宜。
本书讨论了一些过去教科书没有的内容,如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不能说过去教科书不谈人的问题,历史观、认识论都在谈,但多偏重于群众、阶级、国家、民族、社会,较少谈个人问题,这同过去处于革命时期有关,但这些问题是必须研究和回答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作了回答,虽不能说已圆满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却能给人以较大的启发。
本书提出了一些新的提法。例如提出了物质实体的概念,而且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种物质实体。实体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上是常见的,经典作家也曾以肯定的语气使用过实体概念,但它没有出现在基本范畴之列。因此,把实体概念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就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本书作了这方面的探索,虽然还可以商榷,却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