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花钱买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30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热点追踪

  花钱买健康
本报记者李丽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为城乡居民越来越重视,花钱买健康已开始成为当今流行时尚。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只要花了钱就能买来健康,在健康消费方面,我们面临着一个“钱该怎样花”的问题。
    保健品:作用究竟有多大
近年来,保健品顺应了人们健康消费的需要,很快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异军突起。据北京北太平庄副食商场经理介绍,他们的食品类商品中卖得最火的是保健品,从西洋参、各种营养口服液到“生命蛋”,尽管价格不菲,消费者购买仍很踊跃。购买者当中大多数是为家庭成员自己消费的,也有一部分是作为礼品馈赠亲友的。
保健品进入家庭,一方面对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不利影响。因为相当一部分保健品都含有激素或具有某种特定疗效,盲目乱吃不但无益,反而危害健康。有的孩子因长期服用某种营养液而导致发育早熟;也有的成年人因进补不当而使原本健康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
不少消费者以为,多花点钱改善生活,只要吃得好就能保证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关资料显示:生活水平提高尽管使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身高方面有显著增加,但其中有些人体质却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养摄入不合理。由此看来,健康绝不仅仅是一个“吃”的问题。
    健身消费: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不少城市,家庭健身器械正在成为热门商品。在石家庄人民商场,一位开书店的年轻女老板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健身器,她说平时订书购货四处奔忙没机会锻炼,现在买台健身器放在家里就方便多了。在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上千元的家庭健身器已开始进入寻常人家,有的家庭甚至还投资装备了专门的健身房,健身已成为居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营业性的健身房、体育馆、健美班开创了一个新的消费领域。深圳的一些健身房和俱乐部,尽管每月收费达几百元之多,但报名的人仍络绎不绝,人满为患;北京首都体育馆等一些体育场馆也都辟出了营业性健身场所,只须花几十元买张月票就可以随时去锻炼,很受市民欢迎;亚运村的一些羽毛球、网球场地也都对外开放,成为附近公司一些职员常常光顾的地方。
健身消费的升温,反映了温饱之后人们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但总的来看,面向普通市民的营业性健身场所还是太少了,花上几十元到大饭店去游一场泳或打一小时保龄球,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另外,一些人有了钱却缺少健身时间,比如北京的“面的”司机,每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记者询问了几位司机,回答都是没时间,太累。
    体育市场:亟待孕育开发
在一些发达国家,健身运动的普及率是相当高的,大多数人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健身活动。我国这个比率目前是非常低的,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锻炼率还不到10%。构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匮乏。据报道,北京目前真正适合工薪阶层的游泳场所只有80多个,平均13万人一个;篮球、足球场地就更少了。
就是现有的这些体育场地与设施,其利用率也不是很高。城市的体育场馆多是政府投资或集资兴建的,广大群众很难使用,常被一些主管单位用作家具展销等商业性活动;有的体育馆长年关闭,只供体校和运动队使用,每年亏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要满足广大群众对健身场所的需要,就应改变当前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方式,必须孕育和开发体育市场。可喜的是,一些城市已经把体育市场的开发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深圳特区今年7月份公布了体育市场的管理规定,鼓励境内外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特区兴办体育经营项目,开展体育经营活动;北京新奥特公司最近以150万元的价格得到了亚运村英东游泳馆的租赁经营权,为大型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经营做了有益的尝试。
国民的健康状况,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一项“全民健身计划”,以提高我们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使我们的生活真正达到小康水平。可以想见,健身,正成为人们温饱后的追求,这种新的消费需求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