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续写新篇章——来自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续写新篇章
——来自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报告
张忠顺崔长生于保月
编者按今年9月5日和8日,分别是张思德同志牺牲和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纪念日。今天本报发表通讯《续写新篇章》,反映了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50年来坚持对官兵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高擎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培育一代新人的事迹,值得一读。
                   
50年前的9月8日,在革命圣地延安枣园广场,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因公牺牲的普通警卫战士张思德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支一直担负党中央、中央军委警卫任务的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警卫某师采访,从战士成长为师长的李胜堂大校深情地说,在张思德精神鼓舞下,新一代警卫战士正沿着张思德的足迹,高擎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续写新的篇章。
用主课弘扬主旋律
1987年冬天,17岁的新战士梁万山,从太行山区来到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当上了一名警卫战士。新兵入伍第一课,令他惊讶不已的是,自己还不是党员,就让听党课?班长告诉他:“你会背《为人民服务》吗?我入伍第一课,也是这样开始的。”
3年后,当梁万山胸佩1枚二等功、2枚三等功军功章,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时,入伍时听第一堂“党课”的情景,又映现在脑海里,他找到了自己成长进步的根。
这个师自延安时期起,新兵入伍第一课,就把学《为人民服务》,学习师的光荣传统,作为战士的必修课,整整讲了50年。
在这个部队,你随意调阅哪个基层党支部的党课记录本,字里行间无不贯穿着为人民服务这条红线。
当你翻阅干部的履历表时,不难发现,这里的许多干部,当战士时就是学习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标兵,当干部后又是身体力行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前些年,曾经给一位军委领导当过警卫员的干部要调离部队时,许多人为他“近水楼台没得月”而惋惜。他却说,张思德当年是党让他当警卫员就当警卫员,让去烧木炭就去烧木炭,咱在张思德生前的部队这么些年,怎么能为自己的前途向党组织讲价钱呢?这一天,他再一次来到张思德的铜像前,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愉快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这个师,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山东籍战士陈建军退伍后,凭着在部队打牢的思想基础,回家后靠勤劳致富并带领群众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款”。去年,他应邀来京洽谈业务,接待他的单位特意为他安排了高级宾馆和游览活动,而他却执意来到他第一次听“党课”的连队,睡在执勤战士的硬板床上,在警卫战士的普通灶就餐。人们大惑不解,他却说,为人民服务这堂主课,使我受益终身。现在搞经济建设,也必须重温这堂主课。
陈建军的话,道出了警卫官兵共同的心声。近年来,他们又把这堂主课与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结合起来学习,努力建设一流部队,创造一流成绩。
用忠诚铸造忠魂
50年来,这支警卫部队跟随党中央、中央军委转战南北,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从战争年代转入和平时期,从“十年浩劫”到改革开放,他们学习为人民服务,始终立足警卫工作本职,用忠诚铸造忠魂。
90年代第一个夏天,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高层会议正在京西宾馆召开。一位自称某国驻华记者想趁机混入会场,哨兵曹卫东凭着警卫战士特殊的警觉,一眼就辨认出来。这名记者一看“假”的不行,便立即来了“真”的。他掏出厚厚一叠美元,试图塞进小曹的口袋,曹卫东当即严辞拒绝。这些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圆满完成了各种重要会议的警卫,以及领导人外出随卫等重大任务,确保了万无一失,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和赞誉。
当警卫战士,在特殊的岗位上作出的特殊奉献,常常是鲜为人知的。
仪仗队执行队长程志强,这个担负着直接向国家主席和外国元首报告的仪仗司礼“执行官”,在企盼已久的婚期到来前一天,接到了接待某国总统的紧急任务。结果,程志强的父母只好让他妹妹代替哥哥当新郎,把新娘迎到家中。从此,“妹妹替哥当新郎”的故事,成了这支部队人人皆知的美谈。
在仪仗队,战士们睡觉不用枕头,个别有罗圈腿、八字脚的士兵,睡觉时还要用夹板绷带强行矫正。严格的训练虽然近乎“残酷”,但是,每一个仪仗队员都强烈地意识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军容军姿,都代表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精确的计算:仪仗队官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每人每天流的汗水积起来,两年就是一吨多。他们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辉映在鲜红的国旗下,融汇在庄严的国歌声中。1992年3月2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仪仗大队“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用英模激励群英
凡是到过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人,都会欣喜地发现,50年前,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发表的《为人民服务》,不足1000字;如今,当年的一个张思德,已经变成了一个英雄群体。一本50多万字的《英模谱》,续写着21个英模单位、164名二等功以上的标兵模范和各种荣誉称号获得者,自觉实践张思德精神的新篇章。
在迷茫之处立“标杆”,是他们用英雄人物激励人的重要法宝。
“十年浩劫”期间,当“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闪烁着为人民服务思想光辉的正确观念受到横加指责,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时,师党委在全师大张旗鼓地宣扬了“雷锋式的战士”万忠献,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点点滴滴学雷锋,时时处处做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改革的春风吹进军营后,部队的“小能人”、“小老板”日益增多,兵员成分随之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军人价值的取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部队中曾出现了“当兵热、习武冷”的状况。对此,师党委及时宣扬了班长李静爱军习武、刻苦钻研带兵艺术,先后带出3个先进班、被总部树为全军优秀班长的先进事迹。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全师警卫战士在苦练军事技术的同时,刻苦学习军地两用知识,使许多战士在部队是训练标兵,退伍后又是经济建设骨干。
面对“出国热”、“下海潮”的冲击,师党委及时组织力量,运用报告会、故事会、小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在部队中广泛宣传了一批把“根”扎在黄土地上,把“爱”献给军营,把“才”服务于人民的先进典型。某团保卫股长张斌是北京经济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他却毅然选择了从戎之路。他先后4次立功,并被评为干部标兵。张斌的岳父,是著名的爆破专家、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多次要和他一起搞个体公司;他定居在加拿大的三叔,也愿出资担保他出国留学;在日本的哥哥和在俄罗斯的妹夫都想让他出国做生意。但是,面对种种诱惑,丝毫没有动摇他献身国防的“从军志”。在他的激励下,“立足本职,建功军营”成为全师广大官兵的共同追求。
近几年,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袭,师党委又不失时机地总结宣传了保持军人本色的“长安街上十二连”,以及“卫国英雄部队”在境外执行任务期间拒绝美女诱惑,维护军人形象和民族尊严的先进事迹。
英模激励着群英,一个“标杆”就是一面旗帜。一本50万字的《英模谱》,只是这个部队的一个缩影。那些尚未写进《英模谱》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早已镌刻在柳荫街头,传诵在长安街上,映照在龙潭湖畔,留在首都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