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治瘫记——北京海淀神经伤残儿医院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2
第11版(保健)
专栏:

  治瘫记
——北京海淀神经伤残儿医院一瞥
本报记者艾笑
在北京海淀区清华西路一亩园65号(邮码100091、电话2543856),有一家用祖国传统医学疗法治疗儿童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所属的专科医院。尽管这家神经伤残儿医院在国内还鲜为人知,但它“谜”一样的疗效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皇家社会福利部门、挪威奥斯陆大学、日本残联、韩国残联、香港伤健协会的专家们实地考察之后,兴趣更加浓厚。美国残联主席参观后由衷地赞赏中医药在改善残疾儿和残疾人生存质量方面的奉献。瑞士著名康复专家安妮认为,中国的方法比瑞士的效果好。为此,她又二次专程来华交流。
院长马若飞用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伤残患儿,已有40年临床经历。1988年10月这家专科医院成立以来,已接待来院治疗的中外患儿2万多例,加上通讯辅医和邮寄药品治疗的,5年总治疗例次已超过30万。
在收留住院治疗的806例脑瘫患儿中,有142例取得显效。这些孩子从进院时不能抬头、不会坐、手不会屈伸抓握、脚不能站立行走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状态,达到出院时肢体动作较协调准确,会用勺、端杯、写毛笔字,能独站独行;有些性情怪僻暴躁,有自伤他伤等精神行为异常的,也有了明显好转。今年12岁的北京女孩世嘉,3岁时因痉挛型脑瘫伴智力低下,接受马若飞的复方中药“益脑片”和头皮针治疗,6岁按时入学,成绩一直优秀,体育除一项稍差外各项均达标。另一青岛籍女孩小欣也是脑性瘫痪,4岁开始接受治疗,现已读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里前10名。
另有505例患儿病残程度有所减轻。如8岁的小蕊,入院时不会站立,架起来只能足尖点地足跟外翻。但住院治疗不足一月,已会“脚踏实地”步行10米。
脑瘫儿中约有75—80%伴智力低下。5岁男孩春雷因21—三体综合症(一种先天的基因疾病)入院时表情呆滞,不识数不认物。61天后出院时,他不仅会模仿,辨认老幼,指出自己的“五官”,还能数出1至10、转呼拉圈和踩着乐曲节奏跳几步“迪斯科”……
这是在中国医疗康复史上,年近七旬的马若飞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用浓墨重彩添加的华章。这些年来,他们不仅研制了益脑片、痉瘫片等特效中药,还配制出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的“黄杞冲剂”、解除痉挛的外用“舒筋膏”。他们总结出了有别于经典的20多组脑瘫、智力低下的针灸穴位组合及独特的因病而异的按摩部位和“操作九法”,疗效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他们还与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及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分别合作研制成功独特的经络疏通导平仪和手动下肢被动按摩床,使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