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来自空中温暖的手——“楚天电台”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8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来自空中温暖的手
——“楚天电台”记事
叶永烈
人们把从事多年广播工作的“老广播”,称之为“老广”。楚天电台的台长张立功,便是一位锐意改革的“老广”。我在采访时,他很感慨:“广播电台不改革,就没有希望!”
确实,眼下广播电台正处于困惑、探索之中。如果说,电视是光彩四溢的“第一世界”,报纸、杂志是日子小康的“第二世界”,而“老广”们只能踯躅在困难重重的“第三世界”。
历史的车轮驶入80年代。电视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电视“有声有色”,一下子就把广播的听众夺去,变为电视的观众。
中国广播的出路在哪里?难道广播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
其实,广播仍有着电视所无法替代的长处:
广播报道远比电视迅速。广播报道是所有新闻传媒中最为快捷的;
电视塔的辐射范围只有80到100公里。中国有七八亿农民,内中有三四亿还看不到电视,却能收听到广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流动中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广播可以在行进中收听,电视则不行……
广播和电视,应是共同繁荣,绝不是发展一个,淘汰一个。广播求发展,首先在于自身的改革。
在改革大潮的有力推动下,1986年12月,在南国羊城,一座改革型的新电台诞生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这座新电台,改沿袭多年来的录播为直播,使广播的面目为之一新,活力大为增强。
张立功是最早注意珠江台新动向的“老广”中的一个。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颗中国广播改革的信号弹。
当时,张立功是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年记者,既有多年工作经验,又富有朝气。他决心迎着改革大潮,做一个弄潮儿。他在1988年4月6日,致函湖北广播电视厅党组,建议成立“长江经济广播电台”。他写道:“筹建时,要大胆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在全厅范围内公开招标,让有志于改革者参加投标,然后再从中择优选拔筹建者。如真能这样,我将参加投标!”
这个设想中的“长江经济广播电台”,也就是后来的楚天台。张立功为未来的新电台画像:
“‘楚天台’的形象,上当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喉舌、参谋,下做科学家、企业家、专业户的知音,扶正压邪的监督岗,经济新闻、各类信息的中心,最大的技术市场和文艺消费市场。”
张立功又挥毫画上了这么几笔:
“‘楚天台’的宣传模式:立体型、大众型、经济型。所谓立体型,就是电台有声,报刊有名,电视有影。立足湖北,胸怀全国,眼观世界。把本省宏观的先进的东西打到外省和首都,把省外的、国外的新思路、新技术、新经验引入湖北,为湖北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张立功的建议,受到了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以及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领导的支持。他起初被任命为楚天广播电台副台长,后来被任命为台长兼总编辑、党总支书记。这样,张立功这位闯将,得以把他设计的改革型电台蓝图付诸实践。
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个新生的婴儿已经5周岁。今日的楚天台,收听率已跃居湖北之首。据有关部门对武汉地区能够收听到的6家电台进行收听情况抽样调查,在1993年,楚天台的收听率为49.85%,荣居榜首——她这一家电台的收听率,等于其余4家电台收听率的总和。
最高的收听率,是听众授予楚天台的一枚金光璀璨的大奖章。
而在楚天台收到的几十万封听众来信中,一封老红军的来信,最感人肺腑。
那是1990年4月间收到的。收到这封长长的来信时,老红军已经离世一个来月了。是他的孙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老人这封写给楚天台众多为群众所喜爱的节目之一——“吉祥鸟”节目主持人的信,便遵从老人的遗愿,把信寄出。
原来,老人也是“吉祥鸟”节目老听众。他来信要求点播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
电台点歌,并不新鲜,早在1947年,由胡玉民创办的北平“民生”电台和“华声”电台,就设立了电台点歌节目。如今,遍布于华夏大地的987家广播电台,也几乎家家都有点歌节目。楚天台的可贵,在于赋予这个老节目以新形式,来了个“旧瓶装新酒”。他们独运匠心,首创了“一首歌一个故事”。
所谓“一首歌一个故事”,就是在点歌时,讲述点歌者的一个故事。譬如,为母亲祝寿,就讲述母亲的一个动人的故事。由于听众们都熟悉楚天台的特点,在来信或来电点播时,都准备了一个故事。这样,变传统的“我播你听”的单向交流,为双向、多向交流,大大提高了听众的参与意识。
老红军常听楚天台,知道楚天台的点歌“模式”,就在信中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点播《映山红》:
原来,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他在枪林弹雨中受伤,被部队安置在赣南山村一位老乡家养伤。老乡的女儿精心地照料他,竟爱上了他。他们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盼红”,“盼望红军”之意。1937年,抗日的烽火骤然燃起,他奉命随部队北上抗日,挥泪告别了妻女。
此后,音讯杳然。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怀念着那远方的妻女。
直至红旗跃过长江,他有机会来到赣南寻访,方知妻女早在1946年便被国民党军队以“共匪家属”残害!他举目四望,唯见漫山遍野开满了映山红……
愈入晚年,思念愈切。他常常独坐小院,面向赣南,黯然神伤。他常叮嘱孙子在大学毕业后,去赣南那座小县城工作,而孙子不解其意。直至老人西去,孙子看了老人那封点播《映山红》的信,这才恍然大悟。
“吉祥鸟”主持人珠泪盈睫,向听众们讲述了老红军的故事,然后播出了《映山红》。
这回“一首歌一个故事”,极大地震撼着听众们的心。几天之内,“吉祥鸟”主持人就收到了600多封来信,倾诉着对于老红军的无限怀念。老红军的孙子听了节目,抑制不住感情的闸门,嚎啕大哭起来。他决心实现爷爷的遗愿,前往赣南那座小县城,为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尽自己的心力。他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原本舍不得他去那里,受“一首歌一个故事”的感召,也对他的行动表示支持……
我在向“吉祥鸟”主持人采访《映山红》的故事时,不由得注意起这位主持人本身。她叫刘虹。随着“吉祥鸟”之声飞入千家万户,她已是武汉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娇小伶俐,又口齿快捷,颇像一只可爱的小鸟。
我问刘虹怎么会成为“吉祥鸟”的主持人?她说,是通过楚天台公开招聘进来的。
楚天台新台新办,在人事制度上大刀阔斧实行改革,改任命制为聘任制。张立功在最初的设计蓝图上,就已清楚表明:
“楚天台人员的培训目标:事业心强,一专多能,采、编、播、控、开车、经营、公关样样皆通。静若处子,动若狡兔,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本着这样的用人目标,楚天台向社会公开招考节目主持人。当时,刘虹是武汉音乐学院学生,再过两年就可以拿到鲜红的大学本科文凭。她从小就幻想成为收音机里的“小人儿”。毕竟出身于文艺世家,毕竟精熟于“豆芽菜”,刘虹过五关斩六将,力压群芳,被录取了。
张立功善于用人,把刘虹这颗“音乐棋子”安在“吉祥鸟”节目里作为主持人,是最恰当不过了。
刘虹不仅熟悉各种歌曲,而且自己也能演唱。在“吉祥鸟”节目开播之际,刘虹对着话筒,唱了一曲《采槟榔》,给听众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刘虹成了很不错的节目主持人,她收到的听众来信多达18万封。
面对千千万万的热心听众,楚天台深感任重道远。为了不断给听众以新鲜感,他们还先后开设了“消费者之声”、“交通信息”、“楚天夜话”、“台长电话”等20多个节目。特别是每逢星期日下午6点,到了“台长电话”节目播出时间,台长接听听众热线电话,听取听众意见,并当场作出答复。“台长电话”节目的设立,也是楚天台迈出的改革新步子。
楚天台还在不断深化改革。楚天之路又一次表明,中国广播事业只要坚决实行改革,即便在“劲敌”电视强大的冲击波面前,前景仍将是无比辉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