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9
第5版(理论)
专栏:

  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综述
由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发起并主办的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前不久在古城西安召开。50多名专家学者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意义及操作上的难点展开研讨。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与会代表见解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制,它是由多个层次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包含了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科学管理制度(包括领导制度、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家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分离的关键在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由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的转变。
3.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自负盈亏的法人制度;第二,纵向授权的企业领导制度;第三,现代财务会计制度;第四,利益均沾的企业分配制度;第五,双向选择的企业人事劳动制度等。我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在以上五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及对策
这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如何解决国有资产代理人对国有资产负责的问题,即如何选择能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主体。
(1)由国家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承担。基本思路有两个:一是国务院一级所有、多级管理;二是多级所有,形成多个竞争主体。这些思路都试图在国有资产代理人之间建立竞争机制,使各代理人的业绩与利益相联系,持这一观点的代表还建议: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的组织机构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机构,二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的中介性组织,三是国有资产的金融化、价值化经营管理机构。
(2)有些代表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不应该是国家,因为国家具有多重职能,不可能以资本增值为单一目标。而且,国家作为单一的所有权主体也不可能形成众多所有者的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经营的法人机构是多重利益的复合体,如何保证其行为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标,本身仍存在问题,所以也不能成为责任主体。而企业职工作为劳动者,他们使用全民资产生产产品和劳务,作为所有者一员,他们参与了全民资产的管理,承担着全民资产的责任,并享有相应的资产权益,故以国有企业职工为责任主体,才是最可行的。
2.股份制是否应成为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
对股份制,与会代表褒贬不一。有的代表认为:股份制应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选择。股份制试点中虽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但这不应全归于股份制本身,还有许多技术上和操作上的问题,随着改革经验不断积累,这些问题都可以逐步得到解决。另外,同承包制相比,股份制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而承包制过去发挥的积极作用已逐步缩小,并不能消除其本身的缺陷,因此,它只有过渡性的意义。
有的代表则认为:把股份制作为唯一的改革途径是不可取的。首先,现实的操作性不强,2万亿的国有资产全部股份化是不可能的。其次,股份制对明确产权关系的作用也不见得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效,股份制试点中,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产权就不清晰,以致出现国家股的集体化与法人股的个人化。为此,应在股份制之外寻找国有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当前经济
体制改革和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
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进行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需要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同时推进,与企业改革相配套,否则企业改革本身很难向前推进。从企业的经济活动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财税、金融、投资、外贸体制改革的配套。比如,只有投资和金融改革的配套,才能使企业建立起真正的投资和发展风险机制,才能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促使企业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配套改革。这些外部改革可以为企业改革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会进一步加快这些改革的进程。
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但企业经营机制的不完善会对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产生负面影响。有代表明确指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过度波动和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改革的滞后。
与会代表还对国外的企业制度模式、产权制度的演变历史、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评估,以及宏观调控中的企业行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范王榜杨建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