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市场经济呼唤教育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笔谈

  市场经济呼唤教育改革
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来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很复杂,但是,我认为首先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发达的现代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所提出的最大的社会需求,便是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事业。这个需求,便是促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巨大动力。很难想象,没有发达的现代教育,能建立起发达的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更讲究效益的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经济,是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管理的经济,是越来越国际化的经济,又是讲究法制和讲文明的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为了适应这种趋势。要建立这样的经济体制,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人才,也就是整个社会教育发展的程度。对此,我们办企业的,有深切的体会。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单位。企业的效益、竞争力等等,集中体现在产品上。不断开发新的、市场广阔的、质量高成本低的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是企业追求的直接目标,也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企业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操作工人。同样的技术、设备、工艺、原料;同样的产品设计,为什么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效益?主要原因是操作工人、管理人员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智力投入有差别。员工素质高的企业,产品质量就高,效益就好。这就是人的因素的决定作用。我们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主要也就是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下了功夫。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如果教育搞不好,尤其是基础教育搞不好,企业就会大受影响,就招不到素质好的工人。即使由企业花钱再培训,也是事倍功半。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专业人才的种类、数量,还是操作工人的素质,都还不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再从企业的外部环境看,政府机关,工商、金融、税务、司法、交通等在市场经济中起杠杆作用的关键部门,与企业关系最为密切。这些部门及其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决定了企业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企业及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部门的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科学、精神素质,同样取决于教育发展的程度。从目前来看,这些部门的专门人才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整体素质,同样也不大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此外,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还要求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这也得靠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恐怕就是教育发展还不够。
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依赖,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市场经济也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压力、冲击力,要求教育适应它。这无疑会促进教育的改革。这种促进是多方面的,也是强有力的。这种促进,已有专家谈到了,就不多说了。从我们的体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求教育提高质量。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门人才的教育,都要提高质量。质量低的劳动后备军和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企业不欢迎。其次,专业人才的种类也要增加,学校要调整专业设置。还有,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要改。如果仍是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广大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就得不到人才,也不能由企业来挑选毕业生。职业技术学校更应该放开,由市场调节。可以预料,人才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是必然的,学校要适应这种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