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走一趟黄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走一趟黄土地
冯军
一支参差不齐的队伍,伴随着声声唢呐和锣鼓出现在延安宝塔山下。这是“原北京知青赴延考察团”的28名随团子女,他们大的18岁,小的才6岁。
火车上,同车厢的人听说这群孩子是随父母回当年插队的延安,都禁不住称赞:“不简单!如今不少人都往沿海、特区、国外跑,你们却往较贫困的延安奔,有志气!”在延安考察期间,车队每到一地都会涌来欢腾的人流,当年的乡亲堵住车道与知青爸爸妈妈们拥抱握手,许多人热泪盈眶。路口的交警、执勤的武警在烈日下肃立着,列队向载着知青的车队敬礼。而爸爸妈妈,竟会一头扎进满身泥土的老乡怀里,像孩子似的哭泣。孩子们震惊了,甚至有些不理解,陌生的乡亲何以会亲人般相待,司空见惯的父母怎么会对这片土地如此情深。
11岁的王拓勍回到爸爸插队的杨家岭村,父亲王建华带她爬坡上洼,走家串户,边走边对女儿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后来他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成为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建华对女儿说:“没有那时的艰苦磨练,我不会顶住当时的失败,没有当年的吃苦,就得不到延安乡亲的真情,就走不端人生之路。”
吴佳妮的妈妈曾经在延长县插队,老爷李卓然曾是延安时期西北局的主要领导,来之前小佳妮犹豫不决,去那儿有意思吗?我能吃那份苦吗?10天的延安城乡考察,她跟上妈妈顶烈日冒风雨,爬山涉水,辗转奔波,脸晒黑了,身子累瘦了,但她看到了老爷、姥姥、妈妈两代人在黄土地上的足迹。她提起笔来,打算把延安之行的见闻、感受讲给同学和老师。
理工大学附中初一的冯松来到妈妈生活过的宜川县蜀旺村,看到妈妈住过的土窑洞,他激动地扑过去,以至没有注意“铁将军”还锁着门。他学着妈妈的样子,冒雨到地头干活,在老乡炕上啃窝窝、吃酸菜、蒸豆角,从不挑食。他说:“看到妈妈当年住的土窑洞,吃上妈妈当年吃的菜饭,怎么也想象不到,妈妈年青时竟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学习、成长,与妈妈相比,我太幸福了。北京现在条件这么好,再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他和妈妈一起走访了村里的小学,把从北京带来的新书包、10本精心挑选的《语文学习之友》、一座崭新的大电子钟都赠给了学校。
首都师大附中高三的孟延,来到妈妈当年任教的延安杨家湾小学,见到了15年前的“奶妈”——姬大妈。大妈含泪讲述了“女儿”的身世。孟延的妈妈张代书是印尼归侨,曾在黄陵县插队,1974年调到杨家湾担任小学校长,那时孟延已经1岁了。母亲全身心投入教学,没有奶水,姬大妈就把孟延当成亲女儿,给她喂奶喂小米汤,教她走路说话。孟延从小体弱,一次发高烧,生命垂危,大妈和乡亲们星夜登车送她到医院抢救。正因为这段身世,妈妈给她起名叫“孟延”。谈及这段往事,孟延说:“我是喝延安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我要报答母亲。”她向大妈透露了心中的秘密:大学毕业后要来杨家湾当一段时间的老师,体验一下当年妈妈走过的路。
短短的几天里,孩子们长大了许多。随父亲回延长县樊家圪台村的小罗希失眠了,临别时他哭了,掏出了口袋里的10元零花钱,捐给了村办小学,他觉得自己献出了一颗红心。(附图片)
左上图:一面锦旗寄深情。
下图:回到“母亲”的怀抱。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