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北京知青回延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北京知青回延安
李华松
  编者的话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当年从北京到延安插队落户的“老知青”,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伴随着共和国的蹉跎岁月长大。他们中的一位作家曾经感叹:“在我们身上,永远都带着知青的影子。”也正是这种“知青情结”,使得他们一踏上那片土地,就有如行进物体所带的惯性——迫不及待地去燃烧自己的生命之火。而且,他们还带上了子女,用花在游乐场上或去饭馆“搓一顿”的钱,让孩子走一趟“探亲”的路。这种人生体验虽然短暂,但比起循环往复的说教,要生动、深刻得多。
7月20日,延安火车站格外喧闹,当年的“北京娃”回来了。少先队员们热情地拥上前去,给每个人都戴上一朵大红花。25年前,27000多名北京知青在这片土地上抛洒青春,今天,延安地委和行署邀请100多名老知青回故地考察,为振兴延安经济出谋划策。此刻,老知青们心潮澎湃,逝去的青春仿佛重现眼前。
昔日的“北京娃”又踏上了黄土地。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央或国家机关的干部,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科技、文教部门的骨干。
曾在宜川县寿峰乡桌里村插队的张革和姚立军,先后在村里当过党支书和团支书、青年突击队长,他们当年和乡亲们一起苦干7年,建起一座150千瓦的水电站。他们这次来,是想让电站发挥更大作用,准备出资架设桌里村连接前后6、7个村的高压输电线,带动这一片共同致富。
欢迎座谈会上,延安地委、行署负责同志殷切希望他们以“娘家人”的身份为振兴延安出力,这也正是老知青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同时,他们相互告诫:不管我们挂了什么头衔,有了什么名分,回到这片土地上,就都是当年的“北京娃”。
北京市中医医院的大夫阎伟,当年是宜川县云岩公社的一名赤脚医生,曾用几根银针和几包阿斯匹林解除过患病乡亲的痛苦,这次她又背上了药箱,带来了各种常用药,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看病。
7月22日至25日,老知青们分别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随后,地委、行署又安排他们参观了农业综合治理、高效农业及林果业基地、延安卷烟厂、陶瓷厂、汽车联营公司。眼见到旧日的荒山变成了米粮坡,老城的矮房代之以高楼大厦,老知青们颇感欣慰,但总体实力的薄弱也让他们坐立不安。参观考察中,他们随时传播外面的信息,寻找项目合作伙伴。首钢建材化工厂倪增信曾在洛川县插队,他建议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一业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经济结构,当得知延安今年将把冶金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时,他当即表示自己可以为发展延安冶金事业尽微薄之力。
张铁良、徐华清、孙红飞、刘堂林曾在延川县插队,现分别在高科技企业和清华大学供职,他们愿意利用北京科技人员密集、信息发达的优越条件,为延安提供计算机应用、设备更新改造、新技术转让及项目开发等信息方面的服务。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办公室主任傅国亮曾在黄陵县插队,他说,改变现在单纯的文化教学结构,培养一代新型农民,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出路。他和老知青中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愿意和延安地区学校接成“手拉手”关系,无偿提供教学、师资培训、设备维修等服务。延川县冯家坪乡聂家坪村的老知青,还设立了助学基金会,每年为失学儿童提供资金。老知青当场为失学儿童捐献助学金总计38000多元。
8天的“探亲”考察结束了。7月28日,在父老乡亲们的一片告别声中,火车徐徐离开了延安车站。8天里,老知青们分别与地区、县、乡签订合同、协议和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57项,提出各类建设性意见数百条。望着远去的宝塔山,他们默默地念叨:延安,我们还会回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