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湖北采取措施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湖北采取措施加强乡镇党委建设
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本报讯湖北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全省乡镇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比1992年增长87.3%;全省过亿元乡镇439个,过亿元村26个。
为了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湖北省首先配强和优化乡镇领导班子。一是选拔优秀干部担任乡镇领导职务。他们利用1990年和1993年两次换届的有利时机,从乡镇干部、乡镇企业和村级干部中,把那些政治坚定、安心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乡镇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对在任期内工作无起色的,坚决调换下来。黄冈地区1993年换届期间共调整不称职的乡镇领导干部37人。二是从上级党政机关中挑选优秀干部,下派到乡镇领导班子中任职。从1984年至1993年,全省从各级党政机关中下派到基层挂职的干部近2万人。三是从经济发达的乡镇和企业中挑选优秀干部,交流到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四是从农村的优秀村干部中招聘,10年来,全省共招聘乡镇干部达2.1万人。
通过这些措施,全省乡镇领导班子的文化、年龄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在全省3880名乡镇党政两个主职干部中,有61.4%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37.5岁。荆州地区乡镇干部年龄平均为36.6岁,高中以上学历的占96.1%,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0%。懂经济、善管理、有专业技术的干部明显增多。
为了解决乡镇干部中存在的缺乏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领导能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抓基层和做群众工作办法不多等问题,全省着重抓了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目前,乡镇主要干部须经过党校培训后才能上岗。
湖北省委组织部指导乡镇党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乡镇党委工作规范化。全省各地在制定加强乡镇党委思想作风建设、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同时,指导乡镇党委建立健全了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例会、参加双重生活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减少了乡镇党委工作的随意性。
为鼓励乡镇干部建功立业,湖北省委组织部规定,提拔到县市主要领导岗位的干部,一般都要有担任过乡镇主要领导职务的经历;对于政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要敢于重奖,敢于重用;对于少数在乡镇工作时间长、政绩显著、德才兼备,又需要继续在现岗位上工作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考核批准,可以高配。据统计,去年全省66个县市换届时,从乡镇提拔到县市担任领导职务的共95人。
目前全省绝大多数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各地把抓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考核乡镇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各乡镇领导成员普遍实行了包村包企业的包点责任制,自觉抓基层组织建设。全省乡镇党委把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目标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993年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83元,比1990年增加112元;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普遍提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张健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