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11
第5版(文化·教育)
专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李志坚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我仅从人口问题的角度谈谈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讨论中华民族的振兴,无法回避十分严峻的人口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统计,1993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1.85亿,很快将突破12亿。形象地说,12亿人,按50厘米的间隔排列,绕地球赤道,可以排15圈;从地球排到月球,可以排一列半还要多。邓小平同志说过,人口众多是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确定我国建设发展的根本道路、指导思想、重大战略,做计划、办事情、想问题,都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
壮大国家的综合实力,需要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以往的年代是人类重点从自然界开掘物质资源的时代;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已进入重点从人的头脑中开发智力资源的时代。对自然物质资源,12亿人口是分母。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国,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大国,耕地、水、森林的数量,以及粮食、煤、钢铁等主要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这些洋洋大观的数字,被12亿这个巨大的分母一除,不仅难见其大、难见其丰,人均占有量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这个分母,像天文学中所说的黑洞,无情地吞噬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对智力资源,12亿人口是乘数。12亿人就是12亿个智力的个体资源,就是现实的或潜在的12亿个各级各类人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生物、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和海洋等技术的发展和革命,一个人的智慧能量将得到难以想象的扩展。如果能够把这种能量乘以12亿,中华民族才会令整个世界真正地惊愕!因此,众多的人口,既是包袱,又是财富;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既是劣势,又是优势;既潜伏着危机,又蕴藏着希望;既令人无奈,又催人奋起。
在实际生活中,人口的分母效应和乘数效应是在同时发生作用的。我们所要做的、能够做的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不断地削弱人口的分母效应,持续地扩大人口的乘数效应。这就需要一个伟大的中介,一根强大的杠杆,这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开掘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能力,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有这么一句警言:“人类的历史已经日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竞争。”我们必须从整个民族避免再次落后、再受欺凌从而走向再度兴盛、再度辉煌的高度来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总格局内,紧密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贯彻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他们更聪明、更优秀、更具有创造力,使整个民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角逐中昂首屹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无本则不立。没有教师的含辛茹苦,就没有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童话,就没有从天真幼稚的蒙童到功勋卓著的大师的奇迹;没有教师的披肝沥胆,就没有大到卫星、火箭,小至家用电脑这些值得我们现代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发展。根据大量古籍文献的记载和许多地下文物的证明,公元前1500年的我国商代,就有了学校的雏形,就有了教师。教师这个职业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同时也是最光荣而且最无法替代的职业之一。许多未来学家对21世纪乃至更远的将来进行研究,提出了种种奇异的设想,而对于人类本身,尽管有关于体能智能素质方面发生变化的大胆预测,但有一点始终也无从突破,就是人的知识、人的智力、人的记忆,特别是人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思想素养无法复制也无法遗传。即使到遥远的将来,人仍然需要从启蒙到深造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需要一点一滴地进行精神培育和灵魂塑造,这就决定了人类永远需要教育,需要教师,需要灵魂的工程师。正是由于这种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教师才更得到人们的崇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我们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尊师重教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有许多尊师重教的佳话。毛泽东同志谈起自己的经历时,不止一次地说他年轻时当过乡村教师,流露出他老人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怀恋和敬重。在我国的农村,在荒僻的山区,“桃李满天下”的诗句也众口传诵,有了可口的饭菜先送给私塾先生品尝。在我们这个民族,当人们说起“老师”这个词的时候,就会自然地联想起雪夜寒窗、酷暑斗室,就会联想起父慈母爱、兄长情意,就会联想起幼童牵拉的双手和巨人站立的双肩,就会想到老师特殊的甘苦和崇高的奉献,就会感到自己的成长是老师的心血的支撑和生命的延伸。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更有必要也更有可能把尊师重教的传统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