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心逐名牌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12
第3版(经济)
专栏:

  心逐名牌潮
本报记者颜建军
北京,翠绿的9月刚露脸,就被色彩缤纷的名牌产品抹得喜气洋洋。1日是全国质量宣传月第一天,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喇叭震耳,放眼看来比太阳还大的彩球,冉冉从天安门广场边腾起,飞上半天空,鲜红的大字抓住了首都人民的心:’94全国实施名牌战略成果展览。
全国20个省市的180家企业,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捧出2000多个名牌产品,为全国质量宣传月拉开帷幕。名牌——市场的骄子,是企业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企业抓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得意之作。实际上,名牌现在已经成为最佳品质和最优服务的代名词。因此,名牌成为一种大质量观,正以新的方式点燃振兴经济的希望之火,许多省索性将长期实施的质量战略改为名牌战略。例如,四川省已经成立了全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名牌战略当作振兴四川经济的手段。各地来参展的名牌中,大多以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率为龙头。一进大厅,迎面就见“太阳最红,长虹最新”的电视屏幕,由64台“长虹”牌大屏幕彩电组成。原来,这就是如今市面上热销的“红太阳一族”系列彩电,在双画面、国际线路、高清晰度、超重低音双路卡拉OK等方面堪称领导中国彩电新潮流。四川省以这样的展品为“大哥”,当然特有魅力。
河北、浙江也都以政府的名义组团展示企业名牌产品的风采。河北省近两年潜心于营造市场,流行低质产品低价竞争的做法,结果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冀产商品的信誉在外省不太高。但这次我们看到的是“乐凯”彩卷、“风帆”蓄电池这样一批名牌产品,从中领悟到河北省政府抓质量的新思路和新起点。浙江的名牌把南国的秀气带进了展厅。“雪豹”、“西泠”、“娃哈哈”这批名牌,最初从一个品牌做起,直到做“亮”为止,现在已开始集团化地滚动发展。
“名牌热”,正在祖国大地应运而生。从“名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到实施名牌战略成果展,人们在各种层次上用各种方式推进名牌事业。目前全国实施名牌战略的,不仅有生活消费品类企业,还有众多的生产资料类企业,更有一批服务类企业。一、二、三产业全都追求名牌效应,说明名牌意识已在我国逐渐觉醒。除了企业,一些政府抓经济的手段,也开始向实施名牌战略方面转换。自《人民日报》等报纸报道四川省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路之后,山西、河南、辽宁等省随即向四川询问实施事宜,沈阳市还派出代表团去成都取经。
看眼前,仿佛是一片名牌的海洋:广东的“健力宝”、“科龙”,江苏的“熊猫”、“小天鹅”,安徽的“扬子”、“美菱”、“荣事达”,四川的“长虹”、“五粮液”、“沱牌”……这些小小的品牌符号,在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精神与物质之间交融和转换,本来是无形资产,竟能为企业换回巨大的有形财富!面对名牌的海洋,令人不禁感叹:国货振兴有望!靠一批走出国门的大名牌,中华民族将能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