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这里人为啥争着入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这里人为啥争着入党
闵云良王国其
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镇马北村,自1983年以来,从1个党支部、14名党员,发展到12个党支部、88名党员,成立了党委,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一年比一年多,写申请报告的累计已达130多人,占全村总劳力的30%以上。
马北村人如此信任党组织,如此向往着加入党组织,原因何在呢?
  党是马北的希望所在
马北俗称“车袋湾”,历史上与贫穷相依为命,改革开放以来马北富了,1993年工业产值4.5亿元,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村里建起了迎宾园、度假村、商业中心,装起了132门国际国内程控电话,10门“大哥大”,购买了25辆高档小轿车。这一变化,村党组织功不可没。现任浏家港镇党委书记兼马北村党委书记陶月明说:马北的起飞靠的是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党是马北的希望所在。1983年,为根治“穷症”,村党组织就给自己定下了“要一心一意地对传统农村和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坚定不移地把马北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历经8年艰苦奋斗,马北村工业产值超了亿,农民收入破了千。1992年初,村党组织又抓住良机,作出了经济工作实现“三个转移、两个发展”的决定,即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松散型向规模型、由加工型向成品型转移,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由实业向贸易发展。从此,马北走上了经济建设的快车道。10年中,马北村党组织不仅一次次抓住了机遇,而且一次次经受了考验。每一次大的困难出现,党员干部都做到了身先士卒。马北的发展证明,离开了村党组织的坚强指挥,马北就不会有今天。
    跟着党干工作劲头足
党员杨月忠说:跟着党干工作心里高兴,劲头足。我26岁就写了入党申请,40岁才入党。14年,共写了十多次思想汇报。党对我的考验是严格的,但我从没灰心过,因为党时刻关心着我,帮助着我。1979年,村里办了第一家企业,我出任厂长。那时,我什么都不懂,书记说,搞工业大家都是头一回,你放心干就是了。组织上信任我,我就放开手脚干了起来,这一干就是十多年,我成了村里的“老工业”。有一年,我女儿生大病,书记借钱为我女儿治病,我当时很感动。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地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
    这里的党员让人佩服
入党积极分子说:马北的党员个个让人佩服,在这里做名党员值得自豪;在我们马北,党员是很受人尊敬的,这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了不起。拿陶书记说吧,在创业初期,他为寻找一个项目或安装一台机器,常常几天几夜连续作战。一次到上海请一位工程师,天已晚了,为了不影响人家休息,他在楼下的汽车里整整等了一夜。靠着一片诚心,终于请到了工程师。事业有了成就,但他从不满足,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三上北京,没去过故宫,也没上过八达岭。书记这样,其他党员也是这样。共产党员、村办厂厂长钱东兴原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后转到企业任厂长。去年5月,他女儿突然病倒,送医院不到两个月就离开了人间。她是由患乙肝发作转化为肝癌而死的。我们都清楚,钱厂长有些医学知识,是应该早早察觉女儿病情的,但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却全然不知。就在女儿病倒在上学路上,有人通知了他。他只是叫妻子送女儿上了医院,自己仍在厂里与客商谈判。对孩子,他也许称不上一个合格的父亲,对职工,他却是一位出色的厂长。还有像陶进兴、唐燕青、张佩明等一批党员干部,为了马北的事业,他们负重拚搏,有的在地震发生时,为了集体财产,别人向楼下走,他们却往楼上冲;有的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当作厂里的流动资金;有的出差到青海高原,面部神经瘫痪了,仍然坚持完成任务。马北的党员干部都是好样的。
    关心群众无微不至
群众说:马北的党组织对党员严,对群众关心,过得硬。他们内部有规有矩,人家送了礼,都要退还,退不掉,就上交,谁要违犯了,就得吃批评。而对我们就不一样了,村里有四句话,叫作:“关心到老、照顾到病、注意到小、优待到兵。”年老退休的,村里每月发50元补助,还有其他福利,不愁吃,不愁穿;生病的,住院费村里全报销,最近有一位患白血病的报销了2.8万元;小孩子可以免费入托;当兵的,照拿一个整劳力工资,方方面面想得周到。村里禁止赌博和搞迷信,这也是为我们好。谁家老人死了,村干部都要去开追悼会,还发抚恤金,这比吹吹打打做道场好,我们这里现在没有搞迷信活动的。党组织有什么话我们全听,大家对党相信着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