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为慈善正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为慈善正名
孙月沐
据报道:一家由热衷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民间福利机构——辽宁省慈善总会,不久前在省会沈阳宣告成立。
这条消息是那么轻轻但又有力地拨动了我的神经。我不记得以前的报纸等媒体是否报道过此类消息,换句话说,我不清楚大陆是否还有相似的办事机构。总而言之,我们与“慈善”二字是久违了的。
慈善是什么?《辞源》上说是“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辞典》说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从字面去看,这两个解释都有道理,但后一种解释似乎更符合当今世界对于“慈善”二字的实际操作情况。一个人光和眉善目,“仁慈善良”,只是他的外表,也许这是他品格与性格的一面,更多地属于个人的素质。但若是把这种善与慈的品格用于“对人”,则大大不同了,它就会给他人带来爱与温暖及心灵上的抚慰,带来帮助和支持,也就是行动上的扶困济危与排忧解难。辽宁省慈善总会就肩负了这样的使命:“这家民间慈善机构成立之后,将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集海内外慈善资金并兴办各种慈善服务机构,协助政府在各种社会领域开展多种内容的行善义举,以救济帮助孤、老、残、贫等社会上最困难、最令人同情的人。”
积德行善,救困扶危,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世代传诵的行为规范之一。事实上,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行侠仗义、疏财济贫、助孤扶残、尊老爱幼的传统,有做这类善事的“好人”和“善人”,所谓“史不绝书,代有传人”。在人类历史上,亦复如是。而在现代,它又与人道主义、尊重人、关心人、爱他人等等美德联系在一起,成为维系人心向善从美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精神与物质的动力。
但是,多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慈善”被视为洪水猛兽,当作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腐蚀和瓦解人民群众革命斗志的毒药和砒霜,“狠批猛斗”,以致使人们避之犹恐不及,谈“慈善”而色变,直到我们几乎忘却了这个词。与此相对照,是一些人对社会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到了今天,则又与崇尚金钱、享乐联在一起,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之事不断发生,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气候,以至于出现见死不救,甚至见救死扶伤者而讽刺挖苦谩骂打击,有的人,变成了冷血动物。
而人毕竟不是动物,更不是铁石心肠的冷血动物。人是社会的人。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又恰恰是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特征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需要自己的慈善事业,需要自己的慈善家。人们都心慈面善,都乐善好施,都乐于助人,那么,社会中的假丑恶便会无容身之地,我们为之奋斗的文明祥和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