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儒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19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

  儒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孔繁
    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孔子、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分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其他成份,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然而都未能居于主导地位。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对社会生活起到支配作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影响甚至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
儒学为孔子创立,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是诸子学派之一。但是在诸子中,儒家体系可谓最为博大。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思想。随着汉代大一统的巩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家被定为一尊。在后来2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儒家独尊的局面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时代,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重新整合。所谓“独尊儒术”,实际是以儒家为主,吸收融会其他各家思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佛教亦由印度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儒家独尊地位受到挑战,而儒家提倡之名教仍为各朝治国之根本。道教、佛教和儒家发生融合。由此发生儒释道三教会通,结果孕育了宋明理学的发生。理学吸取佛、道二家哲理,深入探寻性命天道之学,深化了儒家义理,使儒家思想进一步哲学化。理学又称新儒家,它的出现是对儒家学说的第二次改造和重新整合,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二、儒学的基本精神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仁”又称“仁学”,仁学是处理人际关系之学,因此,又可以称为“人学”。儒家学说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而逐渐展开的。仁学是一种思想体系,包括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政治、经济等等。近人冯友兰将“仁”区分为两种内涵,其一是作为四德之仁,指仁义礼智等德行,属于道德范畴的伦理观念;又其一是作为全德之名的仁,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是属于哲学范围的事。他将全德之仁说成人的精神所要达到的“天地境界”,对仁作出极高评价。
儒家学说的宗旨即是求仁。求仁不仅是要求人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仁义道德规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的道德修养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
儒家讲“仁”,和“爱”相联系,以仁为爱之源泉,爱为仁之表现。孔子和孟子都说“仁者爱人”。儒家讲仁爱,又以“人性善”为思想依据,后儒又将仁爱扩展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机、生意。宋儒发挥《易传》观念将天之仁爱概括为自然万物生生不息,所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最能发明仁爱之哲学底蕴。
儒家所说“仁爱”,其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孔子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推己及人,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很高的要求。
儒家心性论具有能动性和实践性双重优点,强调知行合一,以完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儒家强调修身为本是将主体道德的完善看成国家社会的根本,这样修身为本,便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将个人修养和他对国家社会应负的责任义务联系起来,这便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亦即《大学》所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视群体(国家社会)高于个体,其道德修养是将个性融于群体之中,而又于群体之中突显个性。因此它极为重视个人的情操气节。
    三、儒学的未来价值
儒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又重新表现出它的蓬勃生机。这在国际上称为“儒教的复兴”,在中国大陆称为“儒学研究的复兴”。出现这种形势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东亚地区,继日本之后,有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已经引起世界瞩目,号称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亦十分迅速。
儒学在未来社会的价值,仍将体现于它的道德理性方面。
第一,儒家提倡仁义,可以说是儒家思想所独具之特色。儒家将人视为理性的人,哲理的人,就是指人有仁义天性。儒家这种仁义观念经过长期历史沉淀,深入人心,构成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民族性格。儒家强调人要有高的精神境界,即在于整饰世道人心。儒家境界观,不仅是教人成圣成贤,而且在于升华全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以改善社会风气。儒家以仁义与天地万物一体,重视保持全德之仁,是从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坚定人们“仁”的信念。而这也可以说是儒家人道主义精神的源泉。儒家区分气质之性和天命之性(亦称天地之性),儒家所说天命之性,是人类精神纯度的高度升华,其中孕育的和谐演化为人际关系之互助友爱,已在使人憧憬着大同世界的美景。这也是21世纪人类文明所期待的。
第二,儒家主张以义为上,即道德至上,并不排斥功利,而是主张义利双全,而在义利不可调和时,则取义舍利。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在于要人见利思义,而反对见利忘义或唯利是图。儒家认为正当的利本身即具有义的意义,儒家并不反对商品货财之利,而主张买卖公平;并不反对发财致富,而主张生财有道。而他们追求长治久安,天下太平,则属最高的功利。面临商品经济大潮,当金钱崇拜腐蚀社会肌体,而使道德丧失其神圣意义的时候,矫枉过正,强调道德至上,未尝不具积极意义。
第三,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未来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将成历史趋势。这种文化交融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这一转型仍将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儒学传统文化有2000多年历史,其典籍之丰富,体系之博大,可以成为建设新文化的源泉之一。儒学是在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因素发展起来的,而在发展中,它又善于吸收融合外来的文化。近代西学输入并没有摧垮儒学,而是很快与儒学结合,并由此为改革或革命提供急就章。这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谭嗣同的《仁学》到章太炎的《訄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微妙。“保存国粹”或“全盘西化”的口号,都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状况,因而都是行不通的。至于体、用之争,无论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也都无法实现。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雄厚,它自身又非封闭体系,而它要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吸收外来文化。因此,中学和西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将采取互补,即互相取长补短。中国文化必须加入世界文化之林,为发展世界文化作出贡献,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仍将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