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绛州采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19
第8版(副刊)
专栏:历史文化名城风韵

  绛州采风
梁冬
是《秦王点兵》令人梦牵魂绕,是腾烟宝塔使人神秘莫测,是绛守居园引人如痴如醉……。
汾河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脚下蜿蜒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闻名遐迩的隋唐名城——新绛。其古时为绛州,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地处秦晋要冲,又有水、路交错,经济发达,商旅繁盛。唐代即“天下铸炉九十九,绛州三十”,有“铸钱重镇”之美称。宋、明手工业和金融业繁荣,成为华北、西北诸省商品交流集散枢纽,有“七十二行城”和“南绛北代”之美誉。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新绛留传下极其丰富的文物名胜。全县各种著名文物古迹多达205处。远眺县城,寺庙、楼、亭台、堂塔、雕塑,星罗棋布,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置身其中,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建筑,各领风骚,尽显历代风貌。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县城,有时空跨越六代的建筑,在全国为数不多。
龙兴寺正殿门前,亭台内耸立着国家级文物碧落碑,其奇古篆刻,至今无人逾越,为文人墨客奉为金科玉律,这座碑是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湛等为其母房氏造像祈福而刻。相传李家四兄弟写好碑文后四处寻访书法高手刻碑,一日来了两位道士求刻碑文。谁知,道士闭户三日不闻其声,人们惊奇,破门而入,只见两白鹤仙然而逝,而碑文篆刻宛然,其最后着笔为一鸟印爪。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观其碑徘徊数日不忍离去,学12年而不成,以槌击之,至今碧落碑上角还留有断裂之痕。
到新绛这座文化古城游览,除了领略古代旖旎风貌外,绚丽多彩、差异纷呈的民间艺术更令人倾倒。历史是滋养文化的母体,是衍生民间艺术的温床。县文化局的同志给我们介绍说:“新绛的稀世珍宝数不胜数,铜质钞板、绛帖佳本、澄泥砚堪称一绝,民间艺术也在全国享有盛誉。”
不必说民间剪纸、农家刺绣饮誉海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只说绛州鼓乐《秦王点兵》从乡间打到人民大会堂,轰动京华与全国,多次荣膺全国民乐比赛榜首,被誉为“最杰出的国乐表演”。说巧也巧,我们在县城正遇上这支农民鼓乐团在演练。
唐初李世民在绛州屯兵,军中作有《秦王破阵乐》,近年他们将此鼓乐曲牌加工整理,千锤百炼,创作出《秦王点兵》。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身着古代铠甲的武士,他们挥动鼓槌,敲击着一面帅鼓、四面将鼓、九面校鼓,煞是古代将士演练、誓师出征的壮观场面。只见帅鼓几声轻点,顿时鼓声大作,磅礴之势气壮山河。鼓手们击鼓心,打鼓帮,磕鼓环、搓鼓槌,磨鼓钉……击打鼓的每一部位,使之声韵慷慨,气势雄浑,形象地再现了李世民率兵出征和誓师北伐的场面。搓鼓帮的“嗒嗒”声,人们仿佛看到兵卒手执剑戟,列队行进。磕鼓环,磨鼓钉的“铮铮”声,又使人们听到两军交锋刀矛、乒乓交错。忽而鼓声震天,煞是两阵摇旗呐喊,忽而鼓声潺潺,恰似山谷险道伺机而战。
看着表演,听着鼓乐,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精美绝伦的艺术,源于悠久的历史,而这种历史的再现,又倾注了当代人的精研邃思。它使古代与现代衔接起来,构成了整体艺术的韵律和完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