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蔡伟素创业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蔡伟素创业记
本报记者罗茂城《空军报》记者刘裕国
8年前只有20多个军人家属、几台旧缝纫机的成都军区被装修理厂,如今成为拥有7000员工和10万平方米厂房、4600多台(套)现代化设备、价值上亿元资产的“通力”企业集团总公司。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年仅30岁的军人空军中校蔡伟素。
1985年,年仅21岁的战士蔡伟素被任命为多年亏损的成都军区空军被装修理厂厂长。
蔡伟素来到车间,才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5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几台旧机器懒散地躺在那里;总共20多个职工,规定8点上班,可9点多人还到不齐;分配是“大锅饭”,职工对工厂盈亏漠不关心。
蔡伟素想,治厂如治军。针对被装厂软、懒、散等情况,他决心“严”字当头,整顿劳动纪律;“改”字开路,砸烂大锅饭,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
蔡伟素与几名生产骨干,苦战几个通宵,首先搞出了一份《工资改革方案》,把生产定额、质量标准、原材料消耗同工资奖金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方案规定,在管理上实行“分层次生产承包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在供销采购方面,实行“供销人员联益承包责任制”,规定每销售一件飞行服,按销售额的10%奖励,个人的工资、奖金、旅差费、联系业务招待费等一律从销售奖金中支出,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有的人担心地说:“这种做法行得通吗?你得罪得起那些军官家属吗?”蔡伟素坚决地回答说:“怕什么,我是一个兵,闯了祸,顶多回大别山种红薯去!”
严格实行“按劳分配”、“联益承包责任制”,既治了懒,又加强了人们的责任心。被装厂出现了转机,1986年上半年,这个24人的小厂,即创纯利32万元,职工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被装厂过去是一个靠翻修旧飞行服过日子的修理所,20多年没有向市场推销过产品,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后,蔡伟素确定把航空皮服作为主要生产项目。他了解到河北张家口地区盛产皮革,决定去跑一趟。可是工厂处在创业期,周转资金很有限,手里没有钱,材料怎么买?当时已临近春节,大家劝他等到明年开春想法弄到钱了再去。他想,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往无前地去干、去闯。
腊月二十几,蔡伟素揣了一张介绍信,坐上了开往张家口的列车。
无钱跑生意,讲起来让人笑话,开头去了几家皮革厂,都碰了壁。后来,他又到张家口地区皮革厂,找到厂长老王家里。王厂长见蔡伟素态度诚恳,没有当面回绝,但对先发货,后付款存在顾虑。腊月三十那天,王厂长来到招待所,见招待所冷冷清清,服务员都走了,客房里就住了蔡伟素一个人,很受感动。他对蔡伟素说:“小蔡,你这么执著,像个干事业的人。”真诚赢得了真诚,王厂长终于答应先发货。正月初四,价值20万元的皮革材料全部发往成都。第二年,皮革服装产品为工厂创利123万元。
当今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产品就能上质量、上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蔡伟素求“才”若渴。有一次,蔡伟素偶然听说成都进军皮鞋厂有一个姓戴的退休师傅技艺高超,他高兴万分,便亲自去拜访。
谁知,戴师傅退休以后一直不肯轻易出门。尽管蔡伟素左说右说,但他仍不动心。
事隔两天,蔡伟素再次上门,这次,他特地提来一瓶好酒,陪着戴师傅边喝边聊。蔡伟素从自己身世经历谈到厂里的现状和远景。蔡伟素诚实的言谈,使戴师傅第一次松了口:“好吧,让我考虑考虑,你回去等消息。”
几天过去了,还不见戴师傅捎信来。蔡伟素又效法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第三次找上门去。“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戴师傅终于答应跟他走。
现任通力总公司科技开发部主任袁宇嘉,也是蔡伟素慧眼识英才,不惜“重金”聘请来的。1993年蔡伟素组建了中国通力企业(集团)总公司以后,管理系统复杂化了。袁宇嘉奋战6个月,为“通力”设计出计算机管理系统,使“通力”16个分厂、子公司设在全国的18个办事处的设计、生产、销售情况,可随时在总部终端显现,仅此就可精简掉15%的管理人员。
通力企业集团为了更多地培养人才,提高职工的素质,自己出钱办了一所“通力技校”,不管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可以去学习。技校成立6年,有720名工人进校学习,合格后重返生产线。这些年,蔡伟素还花了60余万元,先后吸收了200余名缝纫、裁剪、服装设计、供销管理、机械修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人才。
正是这大量的人才,为通力集团公司撑开了腾飞的翅膀,他们创造的“雷剑”牌系列皮服,继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获金奖以后,今年6月份在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上又荣获国际金奖。产品已大量销往东欧、东南亚、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