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邓小平大型图片展览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3
第1版(要闻)
专栏:

  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邓小平大型图片展览侧记
新华社记者孙本尧
9月10日,邓小平大型图片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它是对即将到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45岁生日的庆祝,更是对全国人民的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个展览以近400幅珍贵照片记录了邓小平的昨天和今天、工作和生活,展现了他在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生涯,突出地表现了他在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连日来,首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以及外国朋友等,每天都络绎不绝地来到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参观邓小平大型图片展览。邓小平的一个个珍贵历史镜头强烈地吸引了广大观众,展览中表现出的邓小平的伟大思想和革命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广大观众。
  爱国主义英雄形象令人敬仰
邓小平从16岁时起,就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飘洋过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了革命生涯。后来,他回国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转战南北,直到推翻蒋家王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克服种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使广大观众肃然起敬,深受教育。
在邓小平1925年5月于法国里昂赠给柳溥庆的一张照片前,许多观众驻足长留。北京173中学高二(1)班陈玲等同学谈到,看着照片,觉得邓爷爷可亲可敬。他在我们这个年龄就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了。可我们呢?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应当发愤学习,将来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北京218厂二车间主任储玉铭说:“我们从报纸上看到邓小平大型图片展览开幕的消息,马上组织车间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参观。展览再现了邓小平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爱国主义形象。这对我们是一次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调动广大职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原动力。”
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团委卢必成和天津市政技校团委李某认为,青年人对小平同志的过去并不很清楚。看了展览,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热爱祖国和人民是对每个青年的起码要求。
9月16日上午,黑龙江省军区干休所韩洪明看了展览对记者说:“邓小平同志从小投入革命,到晚年还在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处处想办法把国家建设好,实在叫人敬佩。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邓小平同志,是祖国的光荣,人民的幸福。”
近几天,经常可以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带着孩子参观邓小平图片展览。他们通过一个个历史镜头,向孩子介绍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不少家长向孩子小声念着展览中小平同志1963年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的题词:“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
    献身祖国革命精神感人至深
图片展览不仅展现了邓小平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而且体现了他献身祖国的革命精神。
人民解放军某部政委刘东晓看了展览对记者说:“小平同志的革命历程也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任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我们要让干部战士都来看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西藏拉萨市外贸公司干部泽旺扎熙、罗让扎熙深有感触地谈到,看了展览,知道了邓小平的革命生涯。他献身祖国和人民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很感动。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的残疾人李贵斌17日到北京,18日一早到天安门广场看了升国旗,上午就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邓小平图片展览来了。28岁的李贵斌只有一条腿,架着双拐杖,艰难地来到革命博物馆大门前。当服务员知道他要参观邓小平图片展览时,没向他要票就让他进去了。他仔细认真地看着小平同志的每一张照片,不时显出激动的神情。当看完近400张珍贵照片时,他已累得满头大汗。他说:“看了展览,我觉得小平同志实在伟大。我是一个残疾人,生活中困难很多,有时很苦恼。但是,比起小平同志在革命中遇到的困难,真是太小了。小平同志有了献身祖国的革命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热爱祖国,决心献身祖国,就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
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学习汉语的加拿大友人尤金·埃默森在展览大厅告诉记者:“看了展览,觉得邓小平先生实在是位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的经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历一样,有时顺利,有时坎坷,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可是,他有献身祖国的伟大精神,能战胜各种困难。邓小平使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贵州省赤水市白云乡副乡长胡德中说:“展览中有小平同志在1949年10月1日一段的题词:‘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看后深受教育。我们赤水曾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老一代革命家流血牺牲,才换来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换来了今天的建设成就。我们首先要继承老革命家献身祖国的革命精神,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北京56中学生程瑶、赵亮等看了展览认为,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品德,是人生最难得的品德。他们表示,我们一定不辜负他老人家的希望,努力学习,将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使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振兴中华光辉业绩催人奋进
展览突出地表现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成功地把它付诸实践,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9月15日上午,两位金发女士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小平同志的每一张照片。记者同她们一交谈才知道,年长的女士叫安·钦蓓,年轻的女士叫波拉·钦蓓,是母女俩,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城。她们14日到北京,15日一早就来参观邓小平图片展览了。安·钦蓓说:“这个展览很好。邓小平先生确实是个伟大人物。他所坚持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对的,中国通过改革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是个世界文明古国,现在又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可看的地方很多,可惜我们美国人不能都来看看。我们这次来除了在北京参观,还要到外地参观。美国和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来看中国的名胜古迹,看中国的伟大变化。”
来自云南玉溪地区江川县江城镇的叶强夫妇,在展览大厅内一边认真看展览,一边不时用照像机摄下小平同志的一些珍贵镜头。他们是从云南送女儿到徐州师范学院上大学的,因为没来过首都,便特意来北京看看。到北京后,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邓小平图片展览。叶强说:“我们农民从心里拥护邓小平同志。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变化很大,农村变化更大。我们那里农民再也没有饿肚子的了,生活比改革以前提高了好几倍。我想,只要大伙齐心干,照现在的路线走下去,咱们国家就大有奔头。”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计财司干部杜子君和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干部刘诚反映,看了展览觉得很亲切很受鼓舞。邓小平在创立和建设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他更伟大的功绩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使国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工作,把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事业继承下来,使中华振兴在我们手中实现。
9月18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90级学生白宏林在展览大厅对记者说:“我们是四年级学生,学习很紧张,但又想来看邓小平图片展览,所以,星期天来了。小平同志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给我们的印象最深。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系的同学学习抓得很紧,大家都在准备今后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目前,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时刻。我们希望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下去。这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就会又快又稳,中华振兴就指日可待。”
一些观众看了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的一幅幅照片,显得异常激动。他们认为,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太好了。现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发前进。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们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