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小岛造大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3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小岛造大桥
本报记者龚永泉
长江上第一座民间集资捐款兴建的扬中大桥合龙了,至此扬中岛向世界敞开了胸襟。
扬中岛是长江上仅次于崇明的江岛,长40公里,宽8公里,是江苏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27万扬中人世世代代全凭舟楫与外界联系,饱尝了“出没风波里”的辛酸和痛楚。气象水文条件稍一恶劣,人员和物资就出不去进不来。近几年来,不少外商慕名来到扬中岛,岛上优越的硬件和软件引发了一个又一个合作的兴趣,但却多因交通不便而搁浅,扬中人眼睁睁看着机遇和效益从身边溜走,不由叹息道:“桌子上点头,渡船里摇头。”
扬中人立志改变这种局面。1990年9月,扬中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征集全县各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自力更生建大桥!27万扬中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建桥”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一时间,全县人民募捐、集资、赞助,一浪高过一浪,每天都有动人的故事,每天都有感人的场景。7位80多岁的老太太相互牵着来到大桥工地,每人捐了20元,工作人员请她们留言,推推搡搡半天,一位脱口而出:“让我们能早一天走过江去”;一位11岁的小学生捧着心爱的储蓄罐,坐着父亲的摩托车来到建设指挥部,双手献上积蓄已久的80多元钱;北京大学扬中籍教授丁国香寄来100元捐款,信中写道:“愿为家乡造桥添砖加瓦,尽一点绵薄之力,以表游子之怀。”一年多时间,扬中人筹集资金6800万,招标选择了建造过武汉、南京等长江大桥的铁道部大桥局的东方桥梁工程总公司承建。
1992年5月8日,扬中人开始圆他们的造桥梦。这一天,全县万人空巷,举岛欢腾,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系着红领巾的娃娃,一齐从数公里外赶来一睹岛上开天辟地的大喜事。在钻机启动的轰鸣声中,不少人流下晶莹的泪珠。几位造了几十年桥梁的老工程师也被感动了:“参加大江大河上桥梁开工典礼已不下十多次了,但从未见过这样壮观感人的场面。扬中人民梦想成真了啊!”一位干部感慨:“如果是国家拨款造桥,也许还不会有如此的凝聚力和震撼力,一个人需要有点精神,一个地区也需要有点精神!”在扬中,建桥已不再是单纯的工程,而成了万众一心征服自然的象征。
“架一座扬中人民满意、领导满意、自己满意的大桥!”800名建桥工人战酷暑,斗严寒,用了26个月,终于架通了全桥。并创造了长江造桥史上几个第一:第一次使用导向船无前后定位船浮运钢沉井;用一套导向船设备,在100天内浮运下沉了四个钢沉井;在一个枯水期内建成水中四个主跨桥墩。
大桥全长1172米,宽15米,共有30个墩台,大桥将成为扬中经济腾飞的金桥。从此扬中再不用“渡”向世界,而是真正“走”向世界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