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今日朱仙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3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今日朱仙镇
本报记者李而亮
中国历史上曾有四大名镇享誉天下:河南的朱仙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湖北的汉口镇。其中朱仙镇居四大名镇之首。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日,由“老大”发起召开了四大名镇联谊会。当它与三个早已成为经济发达地级市的“老弟”坐在一起的时候,不禁自惭形秽。如果按今天的人口、经济实力来排座次的话,朱仙镇连“小字辈”也排不上了。
镇子衰落,名声犹存。在中原大地,朱仙镇的名字依然可以同文化历史名城开封并举。在朱仙镇用不着仔细寻访,就能处处感受到昔日名镇的风采和辉煌。
距离朱仙镇东南约三公里,残留着一段泥筑古城墙。据考证,这是春秋时代郑庄公所筑,名为“启封”。它既是开封城的前身,也是朱仙镇的前身。从那时候算起,朱仙镇已经有二千六百年的历史了。只见一条几乎干涸的河流把镇分为东西两半,它就是著名的贾鲁河。从雄跨两岸的石拱桥,依然可感受到当年万船齐发的热闹气氛。
镇里保存最完整,也是最珍贵的建筑是岳飞庙和清真寺。在这里,正要率三军“直捣黄龙府,再与诸君把盏痛饮”的岳飞,被宋高宗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师。岳飞班师那日,数万黎民跪于一街两厢,苦苦挽留岳飞。后来,这里百姓为纪念岳飞,捐资修建了这所庙宇,成为全国三大岳飞庙之一。朱仙镇的清真寺建于明代,中国式建筑风格为其最鲜明特点,是至今河南省最大的清真寺。
朱仙镇的繁荣,在于与京都开封相连的水陆交通,而其衰落也由于交通情势的转变。今天,朱仙镇党委、政府认真吸取了历史上单纯依靠商路的教训,从工、农、商、旅游诸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一个崭新的名镇。
记者在贾鲁河两岸看到,朱仙镇投资四百五十多万元建设的仿古建筑长街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辐射周围农村的木材、畜牧、年画、家具、农资、建材等十大专业市场。去年,他们利用独有的民间艺术——朱仙镇木板年画,成功举办了中国朱仙镇木板年画节。
(附图片)
肃穆的岳飞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