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从红山口到红山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3
第11版(体育)
专栏:

  从红山口到红山口
本报记者汪大昭
9月中旬,中国足协召开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专题研讨培养足坛后备力量。由于会址选在北京西郊红山口,自然使人联想到1992年夏天在同一地点举行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那次会上明确提出了足球改革的方向、步骤和措施,因而有足坛“遵义会议”之誉。
两年多的光阴,中国足球在改革之路上艰辛举步。上次红山口会议上出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许放认为,改革中的中国足球已经初具规模、初入市场、初见成效。然而,赛场上的中国足球依旧沉卧在低谷。中国足协主席袁伟民在会议一开始就指出,我国足球青少年后备力量在数量和质量上与足球强国的差距正在不断加大。两次红山口会议,从建立俱乐部体制、实施职业化管理,到确定周末赛制、广泛开展青少年足球,不但表明中国足球正在顺应国际足坛普遍实行的职业足球与业余足球分类,而且显示出中国体育对以往关于普及与提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等关系在认识上的深化。
中国足协副主席陈成达的发言,以一连串的统计数字增加了说服力。历史上曾经取得过世界杯赛冠军的国家,国内注册的球队都在1.7万支以上。多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国内都有5000到1.5万支球队。偶尔闯进决赛圈的国家,其国内球队都不超过5000支。中国的全国性比赛连100支球队都不到。
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业余足球是否活跃。足球强国培养后备力量,并不依赖俱乐部,主要靠健全青少年足球赛制,无需投资,却营造了孩子成材的环境。“足球人才只能从比赛中涌现。”陈成达认为,教训在于中国足球赛制上有毛病。十几岁的孩子就百里挑一地进入专业训练,尖子队没有同龄的比赛对手,又废弃了大量可能有潜质的孩子。落选的孩子只能在寒暑假拼凑队伍,参加热闹一阵子的百队赛,满足一时兴趣。平时没有比赛,也就没有了球队。
经济最落后的非洲,足球水平却不低。国际足联正是利用竞赛,包括世界杯赛名额分配,鼓励足球不发达国家迅速提高水平。许多非洲球星就是通过本国频繁的赛事崭露头角,进而得到加盟欧洲职业队深造的机会。
原则上取得共识也许并不太难,但在致命的症结上能够所见略同,才是关键。各地足协的代表们认同了中国足协实行周末赛制的设想,青少年业余足球比赛在一张多层次的竞赛管理网络图上,确立了自己的体系。
中国足协副主席王俊生说,继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实行改革之后,这次红山口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标志着足球体制改革的整个框架已基本搭就。显然,重视青少年足球,积极培养后备力量,正是足球改革的重要内容。1995年,人们将在12个足球改革试点城市和地区,看到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进行长达10个月的比赛。周末的绿茵场属于爱作足球梦的孩子们,中国喜欢足球的孩子比任何国家都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