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亳州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3
第12版(副刊)
专栏:历史文化名城风韵

  亳州一瞥
张涛
亳州的话题很多。不要说其作为成汤故都,埋葬着煌煌600年遗训;也不要说楚灵王伐徐拒吴,在此筑成风流千古的章华台;单是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故乡,就有着众多的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遗迹。
当晨雾还在萦绕着亳州城那高大的城门楼时,夏侯巷便飘出了古老的晨音。叫卖声、犬吠声、推门声、邻里之间的问候声,汇成了一首亘古的歌谣。走在幽深的小巷,仿佛在诵读着一部古老的史书。史书中记载,曹操本是夏侯氏,因其父曹嵩过继给宦官曹腾当养子,遂改姓曹。这幽深的小巷,就是这位叱咤风云人物的祖居之地,也是魏国大将夏侯惇、夏侯渊的诞生之所。说不定哪座青瓦白墙的小院,都会有一段久远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质朴的街巷和院落,犹如祖母那苍老的然而却充满柔情的手臂。
沿着穿城而过的款款东去的涡河水,在城东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下,矗立着一个“魏武故宅”的牌子。故宅已荡然无存,只有参天的古树如同一个忠实的看门人,在告诉每一位来这里的人: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位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人物。也许古树因魏武大帝而染上了灵气,当地人们在树杈上系上许多红布,以图吉祥如意。是的,沧海桑田,事去人非,而大树依然以她那饱经风霜的身躯,傲然矗立在这古老的土地上,俨然一位公正无私的时间老人。
岁月的风尘毕竟太厚重了,以致只能依稀地辨认出历史的影子。但在亳州城脚下的热土里,却有一个真正的亳州城,这就是号称“神兵古道”的曹操运兵道。运兵道长达4000多米,纵横交错地分布在亳州老城区主要街道地下。布局奥妙,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是迄今为止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走在这蜿蜒、幽深的地下战道中,犹如走在通往过去的时间隧道里。久远的青砖散发着浓重的潮气,曲折多变的走向越发增添了几分神秘。前方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到跟前,两旁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显示出前人的智慧;而障碍墙、绊脚板、猫耳洞等军事设施,更令今人赞叹不已。这是军事,也是文化;这是建筑,也是历史;这是本能,也是智慧;这是奇迹,也不足为奇。走在这幽深的地下,你会感到时间的短暂,感到空间的狭小,你会将1800年前与今天一同踩在脚下,让思翼穿梭于地下与天空之间……
尽管曹氏一门占尽了亳州的风流,但作为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毕竟豪杰辈出。春秋楚国名将伍子胥,道家始祖李耳,中医外科鼻祖华佗等都诞生于此,留下千古佳话。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韩林儿称帝的明王台,清代建筑艺术的璀璨明珠花戏楼,以及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傅庄等,同样令人思驰神往。
走在亳州街头,新崛起的古井大酒店、药都大厦高耸云天。挖掘机的隆隆声和汽车喇叭的鸣叫声,组成了亳州现代化的进行曲。历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在书写着新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