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李岚清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李岚清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上指出
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
本报唐山9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尹鸿祝、王玉娟,本报记者李宏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在唐山举行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领导,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李岚清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把农业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依靠教育不行。只有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有希望,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稳定才有可能。他说,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我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全国2亿多在校学生中有80%左右也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到本世纪末,如果广大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一历史任务不能完成,要在全国实现《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的,要在全国实现小康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村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把农村教育抓紧抓好。
李岚清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各项改革逐步展开,各类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村教育的新路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李岚清强调,要进一步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继续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坚持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农村各类学校首先应当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农村基础教育要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使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技术知识,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用其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兼顾一部分学生继续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需要。要在扎扎实实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通过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和调整教育结构,在农村逐步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体系。他指出,要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认真实施“燎原计划”,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要始终坚持点上不断深化、面上积极推广的方针。国家教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都要注意培养代表性强、示范作用大的先进典型,扩大实验规模,加快改革步伐。
李岚清强调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科教兴农的一项重大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规划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在政策和措施上给予倾斜,要继续组织更多的高等院校、中专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
李岚清今天还听取了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唐山市负责同志关于教育和经济工作情况的介绍,对河北省及唐山市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还参观了丰南市职业教育中心。会上,国家教委授予北京市昌平县等204个单位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