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做国有企业的知心朋友——记郑州大华炉料公司总经理赵红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做国有企业的知心朋友
——记郑州大华炉料公司总经理赵红江
本报记者李茜
郑州大华炉料开发公司,是崛起在中州最红火的私营企业之一。
公司的总经理赵红江,原是河南巩县(现为巩义市)的一个青年农民。当地蕴藏着丰富的铝矾土,为发展炉料工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少村镇在70年代就开始兴办小型炉料厂。初中文化水平的赵红江于1974年放下锄头,进了一家村办炉料厂当了购销员,一干就是10年。赵红江是个有心人,这10年里他踏遍了大江南北,穿梭于许多国有钢铁厂之间,逐渐成了一个炉料工业的行家,不但熟悉了各种耐火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也熟悉了市场。1984年,32岁的赵红江邀集了20余个农民,办起了河南第一家生产不定型炉料的工厂。
赵红江在购销员生涯中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如今经济发达国家的冶炼业已普遍采用各种不定型的耐火材料,取代传统的耐火砖,我国许多厂家都打算采用这项新材料,而国内却很少生产。于是赵红江决定在“新”字上做文章。
生产新产品得要新技术。赵红江找到了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三番五次登门求教,又聘请技术专家作企业顾问。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经过无数次的挫折,终于创出了奇迹,他们先后试制成功了两种材料,都是我国冶金企业迫切需要的。他们获得了冶金部科技进步奖。新炉料很快不推而广。
1990年本溪钢铁公司4号高炉大修提前完工,发来急电要求速运一种炉料,以便及早投产。当时火车车皮紧张,一时不能运出,为了不耽误本钢的生产,赵红江毅然雇了8辆卡车,昼夜兼程赶运,第二天就把60吨炉料送到本钢。为此他多支出运费两万多元。
为了帮助国有钢铁厂排忧解难,有一次赵红江差点儿送了命。那是1989年冬天,包钢在使用炉料中遇到了难题,急需大华厂帮助解决。赵红江乘汽车赶往内蒙古,汽车陷在冰雪泥淖里,一夜间他几乎冻死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荒原上。同年夏天,攀钢也碰到了同样的技术问题,赵红江又带人赶去,他冒着酷暑在高炉上爬上爬下两个月,终于解决了难题。
是什么力量驱使赵红江如此为钢铁厂出力?他内心有一个秘密: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国有企业的信任,证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私营企业同样是可以信赖的。赵红江在建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受“左”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对私营企业歧视。开头几年,在开展业务活动中,他几乎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处境很快好转,连少数原来持偏见的人,也改变了态度。
9年的拚搏,如今大华炉料公司已跃居河南几千家私营工业企业中的首位,公司下属9个厂,资产达2500万元,1993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全国22个省市的84家企业,都与他们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赵红江的公司被评为河南省先进私营企业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他本人获优秀企业家的殊荣,并被选为河南省工商联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