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日本人京剧爱好者访华团在京表演东瀛票友寻“故地”一衣带水话友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4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日本人京剧爱好者访华团在京表演
东瀛票友寻“故地”
一衣带水话友情
黄华英
9月15日晚,北京工人俱乐部的中外观众济济一堂。大幕拉开,一位身着紧身战袍、头戴盔翎、扮相俊美的刀马旦——扈三娘踩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一路碎步来到舞台中央。由专攻刀马旦的中国戏曲学院留学生田村美华(见右下图张华摄)和专攻武丑的北京戏曲学校留学生早野嘉秀演出的《扈家庄》,以其颇为道地的身段和武功,赢得了北京观众的认可和赞叹。用汉语和日语同台演出的折子戏《秋江》,别开生面。当出色的话剧演员富田正久,以北京观众烂熟于心的京剧规范动作和极富感情色彩的日语台词得心应手地表演老艄公时,人们想不到这二者之间竟能如此和谐美妙。特别是当并不会讲中国话的稻垣八千代扮演的陈妙常,用带有拖腔的京韵道白与艄公那令观众陌生的日语对话时,两种语言韵律的差别和冲撞糅于一戏,几分滑稽,几分有趣,常常引来观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善意的笑语。《卖水》中梅英的扮演者乍山峰子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扮相俏丽,身段灵活,口齿清晰,京味醇厚,活脱脱再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丫鬟形象,观众们情不自禁地为她击掌叫好,以至于前来拍摄新闻的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不无感慨地说:“电视观众肯定看不出是外国人在演京剧。”他们还演出了折子戏《盗仙草》、《女起解》、《霸王别姬》和以中国戏曲形式表演的布莱希特的话剧《是与否》。尽管作为京剧业余爱好者的票友,他们在唱念作打各方面的功底尚不深厚,演出时也难免有误,但日本朋友演出时一板一眼,对每一招每一式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京剧艺术的执著热爱深深感动了北京的观众。当笔者询问杜近芳的观感时,她深有感触地连声赞叹道:“不容易,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日本人京剧爱好者访华团由日本京剧研究会热爱京剧艺术的话剧演员、教师、学生、会社人员等青年人组成,成立12年来,不仅在日本举行公演,而且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深入中小学、各区会馆举办讲座、讲演会、学习班,进行京剧的推广活动。1992年在前日本驻华公使林佑一先生的带领下,他们赴南京、上海访演,获得成功。为在京剧的发祥地北京得到颇为挑剔的北京观众的认可,两年来,他们在工作之余抓紧点滴时间刻苦训练,有人专程自费来京留学,拜师学艺;为了安排到北京演出的时间,有人甚至还辞去了薪水丰厚的大公司的工作。特别应当提到的是,日本现代戏剧的先驱、著名戏剧大师、日本京剧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千田是也先生,为访华演出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不顾90高龄,亲自执导,以中国戏曲的形式排演了布莱希特的话剧《是与否》,献给中国的观众,并准备亲临北京助阵。可惜由于身体不适,未能成行,给中国戏剧界的老朋友和观众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日本朋友对中国京剧艺术的迷恋和执著的追求,深深感动了中国的京剧艺术家。田村美华的导师、中国戏曲学院的李金鸿教授为了日本朋友访华演出的成功,半个月来,以71岁高龄,随团在西安、北京指导排练,为演出把场坐镇。陕西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在乐队、服装、化妆、舞美、音响、灯光、幻灯等各个方面对演出给予支持。可以说,日本人京剧爱好者访华团访华演出的成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结晶。
千田是也先生在给中国观众的致词中指出:“从日中两国的历史来看,在舞台上的具体交流,通过京剧来进行,是没有前例的。毫无疑问,具有永恒历史性的京剧,是中国演剧的代表,而它通过极为相似相通的邻国民族的同事的舞台创造,其深化交流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巨大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