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国家文物局强调文博事业的历史责任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文物局强调文博事业的历史责任
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报讯记者李泓冰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文博事业的主旋律,更明确地说,是文博事业的灵魂——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强调,他说,大张旗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是“天降大任”,也是文物事业得以振兴的“天赐良机”,令人非常振奋。
我国目前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五万五千余处,属于文物系统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一千零七十个,那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场所。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分党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文物的保护、利用与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良性循环。
在近期内,国家文物局将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其一,在全国文博系统内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纲要》,认识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以及文博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其二,各级各类文博单位要积极探索运用文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新措施,调整陈列内容,强化陈列主题,优化环境氛围,利用文物直观、真实、可信的优势,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登门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免费到文博单位参观,并提供无偿服务。每年争取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陈列展览一万个以上。上海博物馆近年来坚持用大轿车免费接送中小学生参观;辽宁凌源县博物馆虽只有五六个人、千余件展品,但他们逢集赶会时,便推出展车,流动展出文物。
其三,继续开展已连续进行几年的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遴选评比工作,对现有的五百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改善和提高。国家文物局准备和财政部协商,每年从直拨经费中拨出一千万元以上,直接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氛围的整治及补助大型文物展览和大型文物图书的出版。
其四,加强全国文博单位之间的合作和馆际交流,发挥各自优势,搞好联合展览、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等。每年组织几项重点突出的大型文物展览,继续筹办第四届文物精华展,组织好文物的出国展览,并加强与台、港、澳的文物交流与合作。
其五,运用各种形式加强文物的宣传教育工作,包括出版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弘扬祖国文物精华、图文并茂的大型通俗读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