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种地要拿文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7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种地要拿文凭
陈殿玉焦艳芳
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按千年不改的“老皇历”种地,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在北京大兴县,如今当农民种地、养殖要有资格,“绿色证书”就是对农民技术资格的认证。
54岁的翟学应是前高米店村的农民,由他承包管理的梨园被称为“京南第一梨园”。这不仅是因为这片梨园是京南离北京最近的梨园,还因为他的梨树长势也非一般梨园能比得上。走进果园,棵棵树下既看不到杂草,也看不到落果,树叶舒展碧绿,筐中果实累累。他种的雪花梨,今年达到了出口标准。
翟学应说,刚承包那阵儿,因为不懂净园,冬天一场火烧死了2000多棵树,经济损失10来万元。正在这时,县里办起了果树“绿色证书”培训班,他成了第一期学员。通过一年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习,初步掌握了剪枝、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尝到了“懂科学”的甜头。在“绿色证书”的基础上,他又通过函授学完了果树方面的13门课程,拿到了大专文凭。
“我非常感谢绿色证书,是它把我领进了科技致富的大门。”翟学应深情地说。
大兴县成人教育局负责同志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已不仅限于种粮,而是包括了种植、养殖、渔业、农机等诸多行业,从事这些行业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兴县已开始在果树、农机、蔬菜、养殖、大田作物五个行业的农民中实行“绿色证书”制度。目前大兴县已有7000多农民获得了技术资格认证,拿到了“绿色证书”,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了农业各专业带头人和尖子户。农民“绿色证书”制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及一些外国农业专家认为:这项制度对于第三世界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了参考模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附图片)
(题图照片:翟学应在果园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