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海峡情结沙坡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28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海峡情结沙坡尾
本报记者郅振璞
漂泊大海,方知停泊港湾的安适与温暖。
 多年来,海上作业的台湾渔民渴望船只在祖国两岸自由停泊。从70年代末至今,东部沿海已向台轮台胞陆续开辟了29个停泊点,沙坡尾只是其中的一个。   
 启开海门迎亲人
沙坡尾码头是1931年海后滩那地方筑堤填滩所形成的一段沿海沙坡。在两岸军事对峙的年代里,厦门的渔民常利用在海上作业与台湾渔民保持接触,加深了两岸渔民间的情谊和了解。
80年代,厦门处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在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首先启开关闭了30年的海门——大担门。
1980年元旦,仅载有5名乘客的“鼓浪屿号”大型客轮,从厦门港缓缓驶向大担门。这是在青屿与大担、二担之间两岸各自的军事防围链间首航。“鼓浪屿号”像一只和平鸽,在紧张而沉闷的气氛中大胆地飞出去了。从此,从厦门通向港台的航道成为一条“和平走廊”。
1981年3月的一天凌晨,一艘因螺旋桨失灵、在海上漂流了7天7夜的高雄渔船,被厦门第二海洋渔业公司营救后拖进沙坡尾。这是厦门人解放后在家门口接待的第一艘台轮。七天后,当这艘台轮离岸回台时,厦门人还为他们放了很久的顺风鞭炮。高雄渔民个个满噙热泪:“感谢祖国和厦门人民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小城春秋处处春
坚冰已被打破,海峡有了春意。
鉴于台轮不断往来,沙坡尾周围又有造船厂、制冰厂、避风船坞和水产市场,1981年下半年经福建省政府和原福州军区批准,正式设立沙坡尾台轮停泊点。它标志着厦金、厦台两岸关系步入缓和阶段。
沙坡尾虽然简陋,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轮停泊。为了使沙坡尾敞开港湾接待更多的台胞,1985年厦门市政府投资完善停泊码头和接待站设施。市里首先投资100万元填滩造港,把原划出的50米沙岸改建为长154米、宽100米的沙坡尾港;继而又筹措800万元,建起拥有130个床位的台湾酒店作为接待站,以代替以往租借的华侨旅社,使台胞一上岸就有宾至如归之感。
今年7月10日中午,接待人员接到6号台风预报,征求在港台轮船长们意见后,将3艘台轮引到东渡港避风,翌日中午风力减弱,又引回沙坡尾锚地。谁知晚上10时台风又起,有2艘台轮断了缆绳,漂至鼓浪屿附近海面,有触礁危险。此时,船长却麻痹大意在厦门未归,边防干部和接待人员四处找到正在喝酒的船长,他迅速赶回船上,才避免了一场触礁事故。一位船长既感动又内疚地说:“要不是祖国亲人们日夜辛苦地关照,我们这价值几百万元的船就完了。”
厦门人为台湾渔民提供周到的服务。对逢年过节不能回台的渔民,沙坡尾停泊点的接待人员就像一家人一样接待,春节和他们一起围炉团聚,中秋和他们一起博饼逗乐。如今,台湾渔民心中的沙坡尾,已为温馨的厦门岛城赢得了“小城春秋处处春”的声誉。
    构筑海上“丝绸路”
台轮如过江之鲫,渔民如潮似水,沙坡尾自然由停泊点变成了两岸民间小额贸易点。接着,又出现转口贸易,90年代又为台资企业进口原料、来料加工、保存储藏鱼货、引进农业优良品种提供服务。这样,两岸同胞在新的历史时期筑起了海上“丝绸之路”。
厦门是台胞、金胞祖居地之一,尽管台湾当局总以种种理由阻挠,但是台胞仍如鱼得水,民间贸易依然红火。
厦门友利贸易公司是“服务台胞先进单位”,他们与台胞作小额贸易始终坚持“友情为重,利在其中”的宗旨,1988年就和275艘次台船作了110万美元贸易,5年来小额贸易额有1264万美元,1989年公司获准对台大额贸易,五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8亿美元。记者走访“友利”老总王中生,这个生在台湾,4岁丧母、随父回大陆谋生的老台胞激动地说:“两岸民间往来是付出血汗换来的,所以对台胞一定要讲信义、讲道德。”
沙坡尾停泊点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14年。市台办主任余基瑞说:“沙坡尾停泊点先后接待台湾渔轮近3000艘次,接待台胞15000人,实现小额贸易5000万美元。近两年还为台湾海峡输出渔工劳务1300多人。在成绩的背后有数不清的无名英雄,大家的目的就是一个:为了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