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传记文学的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5
第8版(书评)
专栏:

  传记文学的传统
王子野
《名人交往录》(张继华主编)这部书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既有革命前辈的风范懿行;也有文化名人的遗闻轶事;又有体育健儿的拚搏奋斗;还有科技精英的无私奉献。这些文章的好处主要是出之亲见亲闻,文笔又比较生动活泼,读起来很能引人入胜。这部书不仅是文学创作,作为史料也很有保留价值。
写人物传记目前最常见的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照传主的一言一行不加任何虚构的实录,实际上是编年谱。另一种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不顾历史的真实,虚构曲折离奇的情节,胡编乱凑。第一种写法真实可信,基本上可取,但是没有细节的虚构,缺乏文采,读起来枯燥无味。第二种写法歪曲历史,完全错误,根本不可取。最好的传记写法还应该提到司马迁的《史记》的文史结合的写法。《史记》的文章既不歪曲历史的真实,又在细节的描写上使用虚构的手法。这样才把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鸿门之宴,垓下之围写得那么生动感人,司马迁并非亲见亲闻,而是靠虚构想象写出来的。谁能说写历史不能有想象和虚构?往后1000多年的二十五史,其中的人物传记都继承了文史结合的这个优良传统。可惜到近代这个传统中断了,以致出现了目前这种怪现象:要么写真实,一点不许虚构;要么搞虚构,完全不顾历史真实。
我以为要想写出好的传记文学,应该恢复和继承司马迁的文史结合的传统。在这种文史结合的传统写法之外,还应该有回忆录的补充写法。在回忆录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卜克内西和拉法格两人写的马克思回忆录。这两篇文章既真实又生动,只要读一遍就忘不了。现在回到张继华编的这本书,其中有许多篇都是这种写法。我只是讲写法,至于传主与马克思当然不能比,就是作者与李卜克内西、拉法格的差距也很大。鄙见如此,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文是作者为《名人交往录》写的序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