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促进发展富民兴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5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促进发展富民兴晋
孙文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我们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任务的行动指南。学习这部光辉著作,对于山西来说,首要的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富民兴晋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理论的核心,牢固树立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论点之一,就是把握时机,发展自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刻揭示和论证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综观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他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发展问题的。首先,从时代的主题谈发展。“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1页)(以下引文均来自第三卷)发展问题带有全人类性,它既是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责任利用现在有利的和平环境来发展自己。其次,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谈发展。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最后,从中国的国情谈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由这种特殊的国情所决定,“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第244页)要通过发展,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使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邓小平同志在三卷的结束篇中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当前中国各族人民追求的主要目标。这理所当然地就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关键是要抓住这个核心,牢固树立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山西来看,促进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地域、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作为能源、原材料基地,计划经济旧体制打下的烙印更深,转轨中背负的包袱更沉,突出表现在生产要素封闭式组合,支柱产业单一,初级产品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效益差。尽管山西人民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却没有同步富裕起来。199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仅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10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基本标志,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推进器。民富才谈得上省兴。为此,一要排除一切干扰,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这是大局。一切从这个大局出发,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把人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都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全面完成经济建设任务上来。二要在实事求是、讲求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现代世界日新月异,“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第375页)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尽可能地搞快点,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三要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同时,“我们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以便进行改革和建设。”(第138页、211页)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发展的目标才能达到。发展又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的基本保证。要根据发展的现实要求来规划改革的步骤、措施。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避免剧烈的社会震动;又要有敢于闯关的精神,下决心解决阻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通过促进发展,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这样,就能掌握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高屋建瓴地推进改革和建设。
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省情,探索符合山西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第260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山西的建设也要从山西的实际出发。所以,为了加快山西的发展,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山西的省情,把握山西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找出符合山西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
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最根本的是要切实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这些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扬长避短,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山西省情特殊,资源优势与制约因素都十分突出。境内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这就决定了山西有条件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并可以依托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和建材工业等,走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并大力提高各类资源加工产品附加值的路子。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山多、水少、交通不便,由此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差,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晋煤外运压力大,其他产品运输困难,抑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刚性强,调整难度大,又形成了高价买进外地日用消费品、低价卖出本地初级产品的“价值双向流失”的局面。根据山西省情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强化“三个基础”(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突出“四个重点”(挖煤、发电、引水、修路)、实现“一个转变”(由单纯向外输煤转变为输煤、输电并举)的发展思路,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山西的经济振兴就大有希望。
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富民兴晋的步伐
思想解放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第377页)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新的路子,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现在,山西是背着计划经济形成的“历史包袱”去追赶市场经济的“时代列车”,如没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就难以摆脱困境。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才能在工作中出胆略、出智慧、出思路、出办法。解放思想应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强化发展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二是要确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富民兴晋的战略目标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
长期背负计划经济“包袱”的山西,要真正建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当前必须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主体,突破新体制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加大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发展力度,实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二是打破条块分割、小范围内封闭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内国际市场对接的大市场格局,实现生产要素在大范围优化组合;三是突破支柱产业单一,初级产品比重过大的经济结构,形成综合开发、整体创新的经济格局,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四是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灵活、权威的省级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加快改革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扩大开放,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开放格局。围绕扩大开放,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重点:一要打开空中、陆上和电信“三大通道”,为大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抓好内陆开放城市太原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挥中心辐射作用;三要深化外经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四要组织贸工农技一体化企业集团,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要着眼于内陆省的特色,努力扩展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开放层次。
加快山西的建设,必须有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力拚搏的精神。现在,富民兴晋的奋斗目标已经制定,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扎实工作,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排忧解难,以推动富民兴晋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