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登上世界经济大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4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登上世界经济大舞台
本报记者龚雯
如果把1978—1993年看作是中国社会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阶梯,那么,对于整个外贸体制改革,这15度春秋就尤显意味深长。
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仅为206.4亿美元,在全球贸易“龙虎榜”上由建国初期的第17位降至第32位。199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1957.2亿美元,较15年前增长了8.5倍,年均增幅16.2%,超过同期世界贸易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在世界贸易中的座次在上一年就已攀升到第11位。
奏响三步曲
数字不是孤立的。今天,众多国人已熟悉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众多企业正竞相品味进军国际市场的甘苦,他们似乎已不再记起中国外贸曾有过的苍白:偌大神州,对外贸易只由几家专业总公司垄断经营,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成了对外经贸交往的唯一窗口;每一种进出口商品都在指令性计划的严控下统收统拨,当时叫“出口转内销”;外贸公司凭计划找银行贷款,而亏损则全部由国家承担……可以说,对外贸易是中央计划中最彻底、最严格的一块。
遗憾的是,这种体制非但没为我们在外贸上获得应有份额和最大利益,反使国家、企业双双陷入尴尬境地。时势,呼唤着外贸体制早日变革。
权威人士认为,中国现有的外贸体制,是一步一步改出来的,虽然不乏一些代价,但相比之下,更令人瞩目的则是斐然于世的巨大成就,归结起来,这15年路程不妨喻为一段整体谐和、渐次推进的“三步曲”。
“第一步曲”始于70年代末,终于1987年。1979年春,中央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渠道;采用减亏增盈分成制,允许超计划出口部分的外汇“大头”留地方;改变出口商品同内销商品一样层层征税留利的办法,依照国际惯例退税,等等。随后,京津沪辽纷纷扩大外贸自主权,并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各省市、各部委空前踊跃,相继成立外贸公司。
在那9年里,外贸改革犹如脱缰骏马,开始尽情驰骋:国家取消收购调拨计划,逐步减少统一经营的商品数量,3000种计划列名商品锐减至300种左右;放开外汇使用审批权和多次调整汇率,使中央和地方外汇留成比例渐趋合理;工贸(农贸、技贸)结合试点初见成效,二者互添羽翼,携手漂洋过海;随着对“三来一补”的鼓励,沿海、沿江、沿边地带成批涌出充满活力的外向型生产企业。1987年的进出口总额达826.5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近3倍,为后来的改革深化勾勒了轮廓,奠定了基石。
1988年—1990年的3年承包制堪称外贸改革的“第二步曲”。承包后,中央和地方在外汇收入和使用上“分灶吃饭”,出口盈亏切块包干给各地及有关外贸总公司,一改昔日地方只顾扩大出口而对盈亏不担责任的状况,中央出口补贴总额得到控制;大部分分公司与总公司脱钩,下放地方管理。此外,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传统出口行业进行自负盈亏试点。承包制大大调动了经营者积极性,1988年进出口总额首破1000亿美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4%。
1991年,外贸体制改革奏响了振奋人心的“第三步曲”。国家从建立自负盈亏机制入手,取消出口补贴,断了企业“皇粮”;采取以大类商品区分的统一外汇留成比例方法,并以全国主要外汇调剂中心平均调剂价购买经营机电产品和一般商品出口企业的部分留成外汇,通过调剂中心交易的外汇额度占每年出口收汇的一半以上。与此相应,又增加企业支配使用的外汇,禁止职能部门以行政手段干预外汇资金的横向流动。这样,特区、沿海、内地企业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洋货”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3年中,计划统一经营的进、出口商品分别减为12种和16种,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138种,比以往减少52%。
改到深处,风光无限
1991—1993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独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宏观管理机制转向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轨道,外贸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我国已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构了贸易伙伴关系。
这一成效还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产品取代初级产品跃为主要出口商品,去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为81.8%,较15年前升了35.3个百分点;技术出口额也达到21.74亿美元,一改多年来“技术引进国”面貌;以前依赖进口的一些商品变成了出口“大户”,在欧、美、日、东南亚等市场一显身手。贸易收支情况正常,国际支付能力加强,1978年外汇结存仅1.67亿美元,1993年为212亿美元。出口商品质量、经营秩序均有好转,各种抬价收购大战陆续偃旗息鼓。按可比口径计算,1950—1987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11.8%,1987—1993年则达16%,短短15年,我国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0.75%增至2.6%。
在“三部曲”中,受惠最多的恐怕是广大经营者。截至去年底,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各类企业(不含外商投资企业)达7000余家(获对外经营权的1988家),繁若花海,密如星群,成为中国经济建设不容忽视的一支生力军,为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创设了良好条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首推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两支劲旅。作为几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外贸总公司,他们走过了中国外贸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历程。从坐商变为行商,从“肥水独占”到平等竞争,两家公司首先在观念上进行了痛苦但却别无选择的“脱胎换骨”,继而踏踏实实地“改”出了一条效益至上的自主经营之路,在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强化了实力,并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敢为人先”著称的中技总公司,在其垄断经营的26年里,总营业额为140多亿美元,而在分散经营的后15年,总营业额高达350亿美元,为前26年的2.5倍。如今,“中化”、“中技”分列中国外贸企业500强的第一、第四位,前者还高居全球500家最大服务性公司的第26名。他们正与同业一起,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中国式的大型综合商社。
精彩的一笔
1994年伊始,以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改揭开了大幕,其主旋律是:国家对外贸出口企业实行统一结汇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取消外贸企业承担的无偿和有偿上缴外汇任务。
权威人士称赞这一举措“抓住关键,直指本源”。国际舆论则将之誉为“中国外贸史上的精彩一笔”。较之以往,新一轮改革在统一政策、放开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等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这将使长期困扰外贸事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贸易规范靠拢,激励着外贸企业更加广泛、深入、开放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
这次改革很快得到响亮的回应: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显示了全面、平稳、均衡增长的好势头,1—7月进出口总额累计117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并在8月份出现10多年来的首次顺差,去岁呈负增长的一般贸易出口也“涨”势喜人。至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达318亿美元。《外贸法》的最终出台更印证了决策者“直挂云帆”的勇气和决心。外经贸部一位高级官员日前宣称,年内可望实现进出口总额20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
当然,改革任重道远,改革没有止境。新一轮外贸改革并非一派风和日丽,有些矛盾尚待化解,有些措施尚待完善。在复关谈判中遭遇的重重障碍,也从另一面说明外贸及其配套改革的艰巨和复杂。
今天的中国,业已登上世界经济的大舞台。
明天的中国,理应争演舞台上的最佳主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