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福安农民出大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4
第2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福安农民出大山
本报记者江宝章
花光照眼,海风阵阵,美丽的闽东有金山银海之称,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这里依然是中国东部沿海唯一的连片贫困区,被称为中国黄金海岸的断裂带。
福安市正位于这一断裂带中心。这个于去年刚刚摘掉贫困帽子的县级市,在一九八六年,仍有二十点四五万(占农业人口的近一半)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依然低于二百元。
福安农民的贫困根源显而易见:山高水冷,耕地狭促,村落分散,交通不便。许多山村一天日照不足五小时,五谷不长,人畜多病;“胡子丘,眉毛丘,青蛙一跳过三丘”,二千一百多个自然村散落在崇山峻岭间,给科学技术的推广、信息的传播及商品的流通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九八六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二千三百多万扶贫资金,但收效甚微。
一场灾害意外地成了福安农民走出贫困的启动点。一九八九年,福安市几个村庄的房屋在一次洪涝灾害中倒塌了。为了解决这些受灾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市委、市政府把他们从高山区迁移到了平原地带,结果使得这些受灾户的经济状况迅速得到改善。康厝乡东山村缪其生一家八口,原来年人均收入才三百多元,搬到公路边后,同样种五亩地,粮食产量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此外,农闲可以打工,冬季可以种菜,全家年收入增加到近一点五万元。市委、市政府由此得到启示,老区办、民委、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协作,组织高山带自然村的搬迁移居。搬迁村建房用地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解决。山下有耕地的,保留原耕地;没有耕地的,由乡镇从集体山地、农地中划出一批给搬迁户耕作,每个搬迁人口可以从各级政府得到五百元的搬迁补贴,扶贫专款优先照顾搬迁户。效果很快就显示出来。溪潭乡马山村,原来在高山带,单一种粮,一九八六年人均收入才二百多元。自从前年搬到山下公路边以后,三十六户村民养蛋鸭、种生姜、挖塘养鱼、筑棚种菇,年人均收入突破千元。从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年底,福安市先后有四十一个自然村的四百八十六户农民从高山区搬到了山下,村民们均告别了贫困。闽东人称搬迁为“造福工程”。
“造福工程”一下子打开了福安市领导的思路:福安农民的贫困,除了生存环境恶劣之外,还在于经济结构单一,以及众多的劳力固守在有限的贫瘠的耕地上。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于是,一个内涵比“造福工程”更广的“异地脱贫工程”被提出并付诸实施了: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在发展粮经作物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和产品的运输、销售。全市近年建立起茶叶、林业、竹子、果树、蔬菜、水产、畜牧等十大农业开发基地,在此基础上办起了茶叶加工厂、食用菌保鲜厂、脱水厂、蜜饯厂、水产冷冻厂、林竹工艺品厂等。在这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吸纳了近六万名农村劳动力。城阳乡溪东村,原是出名的贫困村,自从全村家家种上芥菜并加工成菜心销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后,人均收入超过千元。
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也成为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市委、市政府规定,在这些企业中,必须切出一块专门安排贫困乡的劳力。在坂中乡的一家木器加工厂,记者见到一批来自贫困乡的农民,每月收入在三百至五百元。几年来,约两万名贫困乡的劳动力进入了乡镇企业。
此外,福安市还通过发展小集镇和劳务输出,转移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当农忙季节过后,农民们在劳动服务公司的介绍下成群结队外出打工,同时带回了技术和市场信息,不少人因此成为致富能手。
一九九三年,福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九百八十元,福安终于告别了贫困。(附图片)
题图:福安农家女在乡办刺绣厂里飞针走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