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阅读
  • 0回复

“孔子思想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5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学术动态

  “孔子思想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8月下旬,由人民日报社与韩国东亚日报社共同举办、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大众日报社协办的“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市举行。会上,对儒学研究有素的23位中韩两国学者宣读论文和对论文进行评论。现将我国学者论文中的一些观点摘编如下:
一、关于儒学的文化价值
孔繁在《儒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价值》一文中说,孔子、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分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他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其他成分,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然而都未能如同儒家文化那样居于主导地位。周继旨在《如何看待儒学的未来发展》一文中也认为,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统和主流已绵延两千年。儒学的理论结构不同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而其社会影响之广泛深远可与之媲美并有所过之。儒学在历史上曾传播到朝鲜、日本、印度,形成东亚的儒学文化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以高度文明的素质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至今保持旺盛活力,与儒学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对儒学的认识与评价,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社会发展、民族兴衰、国家强弱的原因统统归之于儒学的作用。
钱逊在《21世纪儒学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认为,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代化即西化的观点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到了20世纪末的今天,西方中心论已经在历史发展的事实面前破了产。日本及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东方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许多西方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东方,儒学及东方文化传统的价值被重新发现、重新肯定。
二、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与会学者指出,当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问题,已成为东西方学者的热门话题。马振铎在《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一文中强调指出,东亚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应尽量避免感情因素掺入以及与此有关的主观武断。他认为有必要对至今仍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西方近现代文化加以反思,指出它的先进之处,也找出它的缺陷及其根源,同时分析儒学能给世界文化提供哪些特殊而又适合未来时代、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他指出,西方近现代文化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道德、人生价值观念采取了与科学水火不相容的宗教形式。如果西方人的道德、人生价值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而是以一种人文主义学说为基础,上述的矛盾也就不会发生。而儒学恰恰是一种非宗教的、却又能为道德、人生价值提供根据的人文主义学说。
周继旨也认为,人类发展的总趋势又取决于人类共同的天赋本性,这种本性亦即人类“终极关怀”的三个指向:求真、崇善、爱美。儒学的不少内容符合人类的“求真”、“崇善”、“爱美”的天赋本性。
孔繁指出,儒学在未来社会的价值,仍将体现于它的道德理性方面。第一,儒家提倡仁义。儒家将人视为理性的人、哲理的人,就是指人有仁义天性。儒家这种仁义观念经过长期历史沉淀,深入人心,构成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民族性格。第二,儒家主张以义为上,即道德至上,并不排斥功利,而是主张义利双全,而在义利不可调和时,则取义舍利。第三,儒学在未来世界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未来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将成历史趋势。
钱逊则认为,儒学在21世纪的发展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不只是东方儒学文化圈的地区性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了。他认为,儒学未来面临着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儒学如何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相适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儒学能否和怎样才能为青年一代所认同和接受。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儒学的命运将不容乐观。
吕绍纲在《儒学与易经研究的今后发展》一文中说,今后几年乃至未来,儒学将继续面临严重挑战。儒学是一个庞杂不纯的体系,孔学与后世儒学表面都姓孔,实则大不相同。孔学在仁义、辩证法与唯物论诸主要之点上至今仍有真理性,现代化建设须弘扬、汲取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此。作者指出,应复兴孔学,不应复兴后世儒学。辛寇洁、张立文、牟钟鉴和张琢等提交的《中韩性理学之互动》、《儒学与生态环境》和《儒学与社会学》的论文中,也提出了不少新颖的思想,对与会者很有启发。(李炳清 李绪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