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大动脉》的忧患和激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5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中国大动脉》的忧患和激励
罗艺军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如果对这句名言作逆向领悟,似乎也同样能成立:火车头曾带动过历史上的产业革命。19世纪,构筑铁路的高潮风靡全球,奔驰的火车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以狂热的速度增长,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急剧的市场扩张。如今的世界地图,还记载着全球的铁道网络,这网络的有无疏密,仍不失为识别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系。
中国铁路事业的起步落后了半个世纪,而且阻碍重重,清王朝的愚昧保守封闭,对任何革新性的事物本能抗拒。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吴淞之间修建了第一条铁路,清政府高价收买后加以拆毁。1881年修建的唐山胥各庄之间的运煤铁路,是由骡马牵引的,原因是唯恐火车头的汽笛声会惊扰“先帝”的陵寝!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将火车视为海洋上的炮舰在陆地上的延伸,筑路成为分割势力范围的手段。给西方带来巨额财富的铁路,却是掠夺中国财富的先锋!虽然有像孙中山、詹天佑、茅以升等一批仁人志士,为中国铁路事业披荆斩棘,鞠躬尽瘁,可截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2.1万公里铁路,不足世界铁路总长度的1.5%!
电视专题片《中国大动脉》第一集《汽笛的呼唤》以宏观视野和精心剪辑的形象资料从世界铁路历史和中国铁路历史的发展对比中,勾勒出一幅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震聋发聩!
在第二集《钢轨的咏叹》和第三集《碰撞的回声》里,摄像机的焦点从历史转向今天。如果说《中国大动脉》的历史反思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纵横捭阖的艺术概括力见胜,那么当它转向今天时,则以诚挚坦荡的襟怀和勇于直面现实的品格而激动人心。这里它实事求是地将中国铁路的本来面貌如实地呈现于荧屏,诉之于全社会。
新中国的开篇璀璨夺目。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钢轨像巨龙跨越崇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海,向内地,向沙漠,向边疆延伸。其后由于决策性的失误,中国铁路坐失了第二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一待新时期经济腾飞,国民经济每年以两位数字左右的速度增长,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呈直线上升,民工潮、旅游潮、经商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铁路大动脉成了阻塞的瓶颈,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这里有科学数据:中国铁路承担70%的货运和50%的客运。工业以几十倍的幅度猛冲,铁路营运里程只增加1.4倍。现有铁路总长度5.3万公里,12亿人每人平均只有火柴梗那么长一截。中国铁路运输强度已高居世界第一,超负荷的运转存在着大量安全隐患。
这里有生动的音画形象:货主一次次申请车皮,却一次次垂头丧气。车站大厅里挤满了待票的旅客,一直蔓延到车站外的广场,售票口排着见不到尾的长龙。一个买黑市票受骗的中年妇女在诉说自己不幸的遭遇……340万铁路职工没有尽职么?且看那筑路工人移山倒海、以自己血肉之躯铺设铁路的拚搏精神,看那深山里依附在养路工妈妈身旁将火车当成爸爸的孩子,看那周旋在旅客之间超时服务的列车员……
中国铁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中国铁路出路何在?电视片现场采访了有关的专家,各阶层的旅客和大学生。归纳起来,铁路建设迫切需要国家大力扶持,需要社会受益者共同负担,需要铁路自身的不懈努力。
当代世界铁路正依靠高新技术向高速发展。中国铁路也开始向世界铁路的高速浪尖冲击。这是第四集《速度的震撼》的主题。
80分钟的《中国大动脉》,以密集的信息,精选的画面和诗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