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翘望保龄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6
第4版(亚运专版)
专栏:目迷五环

  翘望保龄球
本报记者李泓冰
今天去保龄球馆的中国记者只有我一个,因为大家都觉得保龄球比赛咱们没戏。可是那里仍是热闹非凡,观战的人墙厚得让后面的人跷着脚也看不见球道上的情形。
保龄球不是奥运项目,上届北京亚运会也没设此项,可是这一回却足足有12块金牌待争。
在场外,记者忽然看见中国保龄队教练王枫正踽踽独行,两人便聊了起来。他说,这回中国队没有参加男子项目,水平相去太远,只来了6名女选手。
王枫是一地道北京汉子,侃起保龄球来脸上有股悲壮之色:“不容易,西方打保龄球比赛恨不得有100来年了,咱们认识这玩艺儿不过是这十几年的事儿。都说熟能生巧,可我们的选手是用5到8年的球龄跟人家十几年的球龄比,装备比不过人家,教练水平也上不去,难呐!”
保龄球比赛的用球都是选手自备,光这球的价钱就令人咋舌:一般的一个也得1000多元人民币,阔气的外国选手有时打上六七局就换个球,中国人哪敢?可这份苦是他们自找。
按说王枫和他的队员都是业余的,王枫是一家公司的营业科长,家里的女儿还不到两周岁,手下的选手也有当了妈妈的。他们实在太迷保龄球,心里也憋着劲,想有一天能和外国人较量。
下午,女子个人比赛的结果一出来,中国队员最好的成绩是周建英,获得第二十名。保龄球场上有一句话:“没有永远的冠军。”相信中国的保龄球教练和队员会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对他们感兴趣。(本报广岛10月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