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明古而鉴今——读《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0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明古而鉴今
——读《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林默涵
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好书,是件赏心乐事。最近读了华景杭同志送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自觉收益殊丰。此书洋洋百万余言,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浓缩在一册之中,从不同的层面及多种角度阐述了中华大一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读此书时,犹如数典忆祖,将已被岁月尘封、时间销蚀的祖上传家之宝重新擦拭一新,细加品味;读罢此书,掩卷面对现实,生出许多感慨,诉与读者共享。
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创造和积淀了无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大观》一书罗列、疏通了这些精华之流脉,为的是引起国人对传世之宝的珍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有此远见十分可贵。世界各国在其发展道路上,都会面临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以日本为例,在其工业起飞、迅速崛起之际,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泯灭,反而在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法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与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形成优势,以企业的巨大凝聚力取胜。在我国改革开放、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特别要强调维护我们的民族传统,并非是为了对抗和抵消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而是为了牢记我们的根、我们的优良传统,以此保持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对民族文化,决不能拱手相让,让外来文化喧宾夺主,让偌大个中国变得不伦不类。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而不失去我们的传统,开放搞活而不失民族本色,才是正确可取的态度。那种妄自菲薄、民族虚无主义、拜倒在资本主义文明脚下的“假洋鬼子”,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而那些具有民族本色、扎根于祖国沃土、又肯虚心向外国的长处学习的、为祖国富强辛劳苦干的各行各业先进分子,才是支撑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大厦的栋梁。
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要想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知晓祖国文化个个分支的起始沿革,读一读《大观》确有必要,它可以帮助你在眼花缭乱的现实中把握住具有永久价值的传统,找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坐标。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是炎黄子孙,是生长在黄土地上的黄皮肤的中国人,你应该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自豪,决无理由将之置诸脑后。包括海外华人,他们的根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祖国的悠久文明同样是他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在变,变得越来越快,但万变难离其宗。中华文化的传统仍然潜移默化,深入人心,非一朝一夕能动摇其根基,改变其性质的。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一往情深,因为它是千百年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我们赖以生存、自强不息的精神食粮,我们不会轻易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迷失。年轻的一代,则有所不同。十年浩劫,剥夺了他们正确认识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权利,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使他们有了接触多种外来文化的机遇,他们需要在比较之中,选择、认同祖国的传统文化,这首先有一个学习的问题。《大观》正是供人们客观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广,它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封建体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国的文学、音乐、绘画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手工艺品有哪些精粹,中国的医学、武术、气功有什么绝招……读过《大观》之后对这些“国宝”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愿我们都更加珍惜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使其在改革开放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为振兴中华民族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