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美丽的“孔雀心”——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办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6
第8版(周末)
专栏:

  美丽的“孔雀心”
——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办学记
李勤
在孔雀舞的故乡,云南西双版纳,一所“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就要开学了。一些美丽却贫困的傣族儿童将有机会迈进知识与艺术的大门。
为了这一天,刀美兰已经奔波了两年多了,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许多人忙着走穴赚钱的时候,这位著名的舞蹈家,这位月工资统统加一块只有400多元的穷艺术家,却在为了给孩子建所学校,几乎天天吃方便面,啃干面包,并且在北京度过了两个与家人分离的春节。
傣族人是天性怕冷的,可她却在北京的风雪天,跑政府机关,跑公司厂矿,到处化缘、求助。
她常常在宴会之间,主动找企业家谈,又在宴会结束时挨个落实,并用本子一一记下捐款数目。其认真投入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艺术家要有艺术追求”
许多朋友说她傻,父亲在泰国,她本来也可以出国。为了过得舒适点,凭她的名望也不难找到发财之道。“我也矛盾过,有时也想过没有钱不行,但我觉得还是要做有意义的事,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搞我们自己的艺术,我们民族的艺术是永久的,百看不厌的。真正民族高雅的艺术更会有人欣赏。我再穷也要搞我们民族的艺术,要办希望学校。”
她忘不了那些贫苦的傣家孩子,她的家乡的孩子哟!每次回去,孩子们都围着她叫着“阿姨教我跳舞吧”、“大妈,我要做‘小金雀’”。这些美丽的傣家小姑娘,能歌善舞,可有的却用树皮搓削出来的片子兜着身子,十多岁了不知道钱是什么。他们没有钱也不懂得要去上学,有的一辈子就知道烤火。每次她都在背包里装满糖果,这些硬邦邦的糖块被孩子们高兴地一抢而空。
多愁善感的艺术家的心灵被震颤了,她要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走出竹楼,给她们一个成才的机会,一千个穷孩子里一定会出现一个小刀美兰的。这就是她心中的希望工程啊!
从傣家竹楼飞出的“金孔雀”,忘不了生她养她的澜沧江和绿色森林。她要为这个有着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但是人文环境又很贫穷落后的地方,建起培养“小金孔雀”的学校;她更忘不了关心她成长的周总理和培养她给了她荣誉的祖国。
“美兰,你要向老艺人好好学习,苦练基本功,你们民族把孔雀当作吉祥鸟,你这个‘金孔雀’要高飞,飞向全国,飞向全世界,把民族文化传播到海内外。”周总理的话,熔铸进了刀美兰的灵魂。“没有周总理,就没有我刀美兰的今天。”1954年,西双版纳自治州成立文工团,12岁的“小舞蹈家”刀美兰被招进去了。1957年她主演的《金色的孔雀》在全国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并出访国外,享有了“傣家金孔雀”的美誉。
    民族艺术希望学校的诞生
她坚持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人们的理解。香港金新集团总经理李金松先生在第二次见到刀美兰时说,“第一次见面答应帮助却一直没有拨款过来,是想了解一下刀女士的为人,因为我对大陆一些演员印象不好。我的钱要投到对民族有益的事上。”这位李先生现在已为民族艺术小学捐赠5万元和两台33英寸电视机。
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决定赞助50万,云南一家小规模的轮胎厂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为这个学校献上一万元……
冬天虽冷,刀美兰却说首都北京很温暖。在这里她得到了很多友爱的帮助,而且得到了中央的关怀。李岚清副总理接见了她,并为孩子们赠送了一套电视设备。荣毅仁副主席在接见中称赞刀美兰做了一件好事,并题词:“弘扬民族艺术,丰富人民生活”。
国家统战部为她在北京免费提供食宿,文化部拨款5万元早已到位,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等也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云南省委省政府、共青团云南省委、省青联、侨联等也给予了多方支援。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将民族艺术学校作为特例纳入“希望工程”,并将原来的校址作为新学校的地基,这样地皮问题解决了。基金会又为即将建起的德宏州潞西县和西双版纳州允景洪镇这两所“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各拨款5万元。
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关于弘扬民族艺术的讲话精神,更鼓舞了刀美兰的心情。
得道多助,普通老百姓也在帮助她。她到六部口“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电子科技用品采购供应站”复印,那里的同志一听说著名舞蹈家要为孩子办学,提供热情服务并给予优惠。一些出租车司机、餐馆老板等都表示要尽一份力。
这让我们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关心高雅艺术,关心刀美兰。
刀美兰最近已决心要在全国各地办这样的希望学校,哪里最艰苦最需要,就先办在哪里,以后要在北京设总校。而且她还考虑要努力想办法,让民族艺术学校的经济能够自立起来。她呼吁更多的企业家来一起为下一代做事,来支持新中国培养起来的这一批艺术家的一片爱心。
“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希望在我满头银发的时候,坐在台下,看舞台上一个个‘小孔雀’婀娜起舞,这时会得到我最大的满足。”刀美兰讲到这里,眼里闪动着美丽的神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