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系列报道②“营冷”再生无奥妙——记营口冷藏箱总厂由亏损大户到盈利大户的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7
第1版(要闻)
专栏: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系列报道②
“营冷”再生无奥妙
——记营口冷藏箱总厂由亏损大户到盈利大户的转变
褚少研崔巍巍
以下事实可以证明,辽宁省营口冷藏箱总厂获得了新生:
曾被消费者冷落的“辽河”牌冰箱,出现了排队交预付货款的场面;
去年计划亏损600万元,而实际上,全年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许多人认为,这个固定资产近亿元的国家轻工家电大型骨干企业,能够背着几千万元的亏损包袱,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向盈利大户行列的跨越,主要得力于新任厂长盛东升的才干。
盛东升则说,能有这个成果,并没有什么奥妙,我只是做了一个厂长该做的事:抓管理。
    “企业亏损,根子是人的亏损”
1992年10月下旬,盛东升受命就任厂长时,营口冷藏箱总厂已连续亏损3年,近乎资不抵债。他没有先去坐厂长的椅子听汇报,而是走出办公室,在厂内转了起来。
来之前,他对营冷的状况略有耳闻。但他绝没有想到,这个国家投资6000多万元建起来的新兴家电企业,竟败落到如此程度:企业脏乱差,职工闲散懒。工厂就像个破烂摊。
盛东升脚步匆匆,大脑同时加速运转,在一团团乱麻中,很快理出头绪,找到了营冷亏损的症结所在:企业亏损的实质,不是设备问题,不是产品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的“亏损”。人的“亏损”造成管理“亏损”,最终导致经济亏损。
盛东升没有等待,找准病症,即开方施治。他先组织职工用6天时间为企业除垢,使工厂告别了脏乱差的昨天;接着,从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素质入手,以解决人的“亏损”问题。盛东升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家庭要像样,而这个家里的人首先必须像个样,有个精神劲儿。用我管理企业的体会,要抓好企业管理,必须抓好人的管理。”
    “要把鸡毛蒜皮的事儿当大事抓”
工人小王走出车间,习惯地将双手揣进衣兜。管理人员见了,向他发出警告。小王知道,根据厂规,如若再被发现手揣兜在厂里行走,将要受到处罚。
手揣兜走路也犯厂规。这种从细微处着眼的管理,对散漫惯了的职工来说,一时难以适应,有的私下议论:“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是小题大作!”
“这不是小题大作。”盛东升坚持自己的观点:企业走向正规管理,要一件件管到位。工厂如战场,职工是战士,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企业职工必须行为规范、素质良好。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大事去抓,而且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果,使企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根据盛东升的建议,企业职工行为规范57条出台了,在企业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例如,企业职工不准在走廊过道和室外吸烟,不准吃零食,工作时间去厕所不准两人结伴而行,在工厂院内不准慢悠悠行走,走路不准相互搭肩、手揣兜等。同时,工厂还从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标准,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厂领导规范自身行为当表率,企业向严谨有方、洁净规范的方向迈进。
但是,习惯最难改变。三分厂有个工人,工作时间不穿工作服,被罚款20元;
二分厂一个工人,休息时把脚放在椅子上,行为不端,他花20元人民币买了个教训;
而那3位工作时间忙里偷闲看小说的工人被限期调出厂……
引导加约束,潜移默化地规范着职工的行为,职工们对工厂的管理由不适应到适应。由“被人管”到“自我约束”,企业很快形成了新的风气。特别看到企业通过抓管理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职工们理解了盛东升的良苦用心。工人们说,我们天天喊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当主人要像个主人的样儿。现在才真正感到主人二字的分量了!
    “谁砸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去年7月,营冷推出的新产品重新收复失地,成为市场争购的俏货,全厂上下都很兴奋。然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起“6块门板事件”,由此引发了如何进一步规范人及企业行为的新思考。
事件出在二分厂。3位转序女工正在装运喷好的冰箱门板。本来,一台运转车一次只能装运54块门板,可她们却多装上6块。正在推运中,被工厂管理人员发现。经检查,6块门板出现不同程度划痕,或报废,或降等,经济损失肯定无疑。
3位女工自知闯了祸,主动提出:按价赔偿划伤的门板。以前出现此类事,别说是6块,即便更多一点,也许不会追究谁的责任。现在不行。按厂规厂法,这3名女工将被除名。
有的职工出来说情:“别处理太重了,她们不是故意的。”
盛东升面孔冷峻,若有所思。那年,工厂曾在全国率先开发出超大冷冻室圆弧门213电冰箱,给在困境中挣扎的企业带来一丝希望。但在销售高潮时萝卜快了不洗泥,出厂的产品不是不制冷,就是表面划伤,结果,退货率达60%,最终从质量上砸了牌子。
盛东升到营冷后,决定开发新产品,重新树起“辽河”的声誉。有人说,辽河牌冰箱名字起得不好,应该研究改名。盛东升不这样看。他说:“营冷的问题不是名字不行,而是我们的功夫不行。”盛东升注重发掘企业科技人员的潜能,以科学求实的干劲,超常规的打法,一年内开发出6个品种、13个系列,超过工厂前8年的总和,且投放市场后个个叫响。盛东升清楚,此时,倘若盲目乐观,把不住质量关,就会重蹈覆辙,使刚刚走出低谷的企业再次陷入亏损的深渊。
结合“6块门板事件”,盛东升给大家算了一笔帐:“6块门板总共不过几百元钱。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如果这6块门板制成成品运出工厂,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关系全厂命运的大事,对责任者不能姑息迁就。”
3名运转女工最终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工厂,但却在营冷人心中刻下深深的质量意识。工厂一边查找质量漏洞,加强管理控制手段,一边继续在提高人的素质、强化工人的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并在全厂开展了“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的教育,半年来工厂为此发出15个通报,对不坚持质量原则的全质办主任等就地免职。工厂还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将国家规定冰箱52分贝的噪声标准,降到44分贝进行严格控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质量监督奖。现在,营冷的产品一级品率、合格品率已到80%和9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4和14个百分点。省消费者协会和省内外16个市地的消协,分别下发文件和证书,向消费者推荐“辽河”牌冰箱;产品销售网点已由年初的不足100个发展到600个,销售量、销售额均比上年成倍增长。去年10月,他们还从北京’93国际家电产品博览会上,抱回两个国际金奖和一个银牌。
  “管理也是改革”
“你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是否属于从严管理范畴?”有人这样问盛东升。
“也是也不是”。盛东升如此回答。
他认为,注重人的管理,是按科学的态度,做了企业应该做的工作。不是现在管理严了,而恰恰是过去管理得太松了,甚至根本就没有管起来。
他说:“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或者说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克服思想上的惰性,要反复抓,抓反复。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也是改革。忽视抓管理,尤其忽视人的管理,改革推进很难。实际上,企业不抓管理,特别是不抓人的管理,改革根本无法进行。”
盛东升的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管理抓好了,改革才能顺利到位。营冷一年来三项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经营机制加速转换,正是通过抓好管理、提高人的素质做基础的。反过来,改革保证了管理的深化,同时促进企业的对外开放。韩国大宇集团、德国铁尔曼公司、香港亚太公司均是因为相中了营冷井然有序、整洁卫生的企业环境,才与之签订了合作生产出口冰箱和在营冷建不锈钢啤酒桶厂的合同。去年8月,日本三洋公司主动提出将原定3年合作期延续到10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