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大西北的跨世纪通信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0-26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西北的跨世纪通信工程
本报记者王清宪新华社通讯员王冀鲁新华社记者徐克洪
9月10日,邮电部在中南海一个会议室里宣布:国家光缆数字通信网和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国际光缆通信干线亚欧陆地光缆的主要组成部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光缆工程已于8月15日全线开通。
这条沿着古丝绸之路建设的现代化通信工程,起自西安,途经宝鸡、平凉、隆德、定西、兰州、哈密到达乌鲁木齐,全程3200公里的地段埋设了由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缆,使大西北的声音畅通四海。
提前再提前
按照原定计划,“西兰乌”工程是我国“八五”期间的预备项目。鉴于西北通信落后的状况,邮电部将工程竣工日期提前到1995年底。1993年,邮电部又决定把竣工日期再提前到1994年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开了两年“乌鲁木齐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外客商云集,可成果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乌鲁木齐市的长途电话接通率只有3%。外商来了,几天不能同家人报个平安;有了合作意向,无法同总部联系;由于不能及时取得联系,一些已签好的合同也无法兑现。
1994年初,自治区政府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打报告,并几次到邮电部商谈,希望在9月初的“乌洽会”前开通“西兰乌”光缆。邮电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直观地摆到了邮电部面前。邮电部急地方所急,下达了新的命令:8月25日全线开通试运行。
生命的锤炼
邮电部设计院有线处的设计师们,是全国工程勘察先进集体,素能“打硬仗”。1984年起,他们便开始了对西北地区的勘察设计。为了选择线路经过的可靠路由,设计师们顶烈日、穿河流、冒风沙、爬高山,摸清了每个部门的规划、建设情况,为工程的最终设计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从新疆的鄯善县到三道岭是异常艰难的300公里路段。工程师杨青龙带领一个测量组来到这里。测量人员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而他们却必须顶着风沙完成精确的测量工作。劳累一天下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及时整理图纸及当天的测量数据、资料,绘制出草图,经常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照常准时奔赴工作地点。 
 如今,没有人能确切算出设计师们为此走了多少路。光是工程总负责人蒋宏国、唐建平,就先后沿着3200公里线路走了十多个往返。茫茫戈壁,千里无人,百里无水,日间高温近50摄氏度,夜里零下40摄氏度。大自然对这些知识分子进行的不仅是觉悟的考验,同时也是生命的锤炼。
超越极限
两万多名解放军官兵担负了兰州至新疆段的缆沟开挖任务。在2240公里的兰乌光缆线路上,戈壁滩占了70%,施工部队进入这里时,10级大风是伴随他们的家常便饭。施工地段有的是坚硬无比的花岗岩,有的地段下面埋着40厘米厚的像凝固水泥一样的盐钙土。
在花岗岩地段,战士们用空压机打风钻,每隔40厘米就打1个炮眼,1.2米深的缆沟需要分3次爆破才能完成。一个崭新的合金刚钻头在花岗岩石上打进1米,就被磨平报废。一个战士每天要打300个炮眼,施工在14小时以上,石粉呛得他们睁不开眼、喘不过气,耳朵被震得轰鸣直响,浑身上下沾满了油污和粉尘。有的战士长时间用胳膊把风钻顶在胸前,因剧烈的震动,胳膊肿得衣服都脱不下来,他们就索性把袖子剪掉……
“脱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凭着这样的精神,官兵们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兰乌段光缆缆沟的施工任务,进度是发达国家用机械化在同等条件下也没有达到过的;质量之好,也大大超出了预计,创造了中外通信建设史上的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