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草原春潮涌——内蒙古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纪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2月 -> 草原春潮涌——内蒙古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纪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工践 1994-02-28 00:00

草原春潮涌——内蒙古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草原春潮涌
——内蒙古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刘工践
广袤绵延的内蒙古草原传来喜讯:去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达5577.7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与1987年相比,增加1020.5万头(只),增长20%以上。出栏率、商品率也分别提高26.5%和15.8%。
市场经济的大潮,翻开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崭新篇章:数以万计家庭灌溉草库仑的兴起,成为数百万牧民告别传统、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给传统脆弱的畜牧业注入了勃勃生机,使千里草原充满希望。
    水利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数千年来,内蒙古的传统畜牧业,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产业结构单一。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当年响彻《敕勒歌》歌谣的土默川,如今良田万顷。在改变草原面貌的过程中,水的重要性被提到首要位置。内蒙古69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草原中,只有东部呼伦贝尔草原降水充足,地表径流较多。中西部草原降水量逐年减少。西部的年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最西部的额济纳旗还不到50毫米。加上内蒙古草原地处中纬度地带,无霜期短、枯草期长,草原的载畜量受到极大限制。干旱成了内蒙古草原的最大特征。除东部尚存部分天然打草场外,中西部大部分草原已不具备天然打草条件。水,成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水草矛盾、畜草矛盾,长期困扰着靠天养畜、单一生产结构的各族牧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蒙古实行“畜草双承包”家庭联产责任制,牧民们冲破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兴起了前所未有的以开发水资源为中心,改变传统畜牧业单一产业结构的热潮。
最早冲出这“瓶颈”的,是草原沙化、退化最严重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率先搞起家庭灌溉草库仑的牧民们。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小型、实用的草库仑,适合牧区特点,适应一家一户生产力水平,很受牧民欢迎,并得到迅速推广。
截至去年年底,内蒙古牧区建设家庭灌溉草库仑达7万多处,灌溉饲草料地100多万亩,修建各类防渗渠道2700多公里。
开发水,草业兴。喊了多少年的“把草作为一业”,现在落实了。全区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以来,共打干草4.4亿公斤,青贮饲料2.8亿公斤,粮料1.7亿公斤。
去年金秋,记者来到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拉特草原。汽车在露出斑驳沙石的草原上向北行驶。翻过一道坡梁,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块绿洲:两三丈高的绿树成林成片,一座庭院周围,高高耸起的风力提水机下,长着绿油油的玉米、苏丹草、紫花苜蓿,还有鲜嫩的白菜、萝卜、茄子、西红柿……
“这就是家庭灌溉草库仑。”乌拉特中旗水利局长赵占元介绍说,“过去只放羊,现在开发了水,种植业也发展起来了。”
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刀劳斤迎过来。她讲:“我是1989年在旗水利干部帮助下,搞了这18亩灌溉草库仑。打了大口井,装上抽水泵。为了挡风沙,周围种上沙棘、杜梨、沙枣树作为生物墙。”
刀劳斤灌溉草库仑内去年产玉米1700公斤,干草2250公斤,谷草6000公斤,土豆、萝卜、糖菜等多汁饲料12500公斤。围建草库仑前,她养300多只羊。去年,她除了卖掉88只羊、4头牛,还存栏542只羊、13头牛、4口猪。她家去年人均纯收入5800多元。
乌拉特草原属荒漠半荒漠草原,年降雨量100—200毫米。1954—1986年建设灌溉草库仑前,33年间大旱5次,中旱12次,平均两年一旱,死亡牲畜269.5万头(只)。1965年大旱,降水仅90.6毫米,死亡牲畜77.7万头(只),损失1300万元。33年累计国家拨救灾款1070万元,从外地购进草料7000多万公斤。
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明显的。由于草原上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全旗建设以水为中心的“水、草、机、料、林”五配套的家庭灌溉草库仑户2700多个,开发灌溉面积3.1万亩。去年就产干草1600多万公斤,料近200万公斤,多汁饲料1800多万公斤,青贮饲料175万公斤,结束了外购草料的历史。去年上半年,中旗降水量不到50毫米,但牲畜不仅没有减少,全旗去年牧业年度牲畜达147万头(只),达历史最高水平。
    观念变革:投入产出讲效益
西从阿拉善,东到呼伦贝尔,家庭灌溉草库仑,像片片绿洲,似颗颗珍珠,镶嵌在万里草原。从1985年到去年,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种、养、加”三结合、“水、草、机、料、林”五配套的家庭草库仑累计达1.4亿元,而牧民投入则达9000万元,占整个投资的63%。
这是市场引导的结果。自然经济,牧民用不着投入;计划经济,牧民不操心投入。
但牧民是最讲实际的。当家庭灌溉草库仑在伊盟乌审旗和鄂前旗取得成功,自治区政府和区水利局就组织全区牧区干部开现场会,典型示范统一了人们的认识:搞比不搞强,投入比靠天吃饭强。
锡盟白旗牧民索德那木道尔吉,过去每年从灰腾梁花4000元买草,为牲畜储备过冬饲料。搞了灌溉草库仑,1987年他投入4000元打井装泵,修渠打堰,种饲草饲料,开了10亩水浇地。当年就产草料2000多公斤,每年还封存两窖青贮饲料,每窖5000公斤。围建草库仑前,他有200只羊,30头牛,去年,发展到600多只羊,120头牛。
关键是个观念上的变化。在开发草原、建设水利的战斗中,数以百万计的牧区基层干部、广大牧民,自觉地用商品经济、市场观念破除自然经济的狭窄眼界。几年来,有几十万名干部和牧民参加了培训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的新观念、新知识也向牧民一股脑飞来,他们开始用先进的市场畜牧业的新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周围。拿惯套马杆和牧羊鞭的蒙古族牧民,开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单一放牧向多种经营,由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进军。
当然,这种“投资热”,是有组织、有指导进行的。为了适应新形势,从自治区到盟市、旗县各级政府组织干部深入牧区,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机制。首先是科学地规划,摸清地下水位,哪些地方能打井,打什么样的井,不能让牧民的钱乱花。其次是组织实施,从旗县到苏木、嘎查,要做到资金、材料、设备、工程、效益六落实。各旗县局委协同作战,分工包干,水利局长前线指挥。以往春节,牧民们挨家串门喝烧酒、吃肉。大会战期间过春节,牧民们骑马的,开摩托车的,成群结队,每到一家拜年之后,就走出门外打“拜年井”,边唱歌,边打井,天寒地冻,却热火朝天。一个正月下来,全旗打井1800多眼。
几年来,全自治区家庭灌溉草库仑户,去掉生产性开支,纯收入达7.06亿元。8年的牧民投入产出比为1∶7。算算这笔帐,牧民何乐而不为?
    市场导向:“两高一优”奔小康
越来越多的牧民认识到,家庭灌溉草库仑是千家万户牧民通往市场经济的最好桥梁。它的完善、提高离不开市场的导向。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群、自治区主席乌力吉说,80年代后期,自治区就明确提出,牧民率先奔小康,家庭灌溉草库仑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市场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巴林右旗的牧民称灌溉草库仑是“小康工程”。
它提高饲草质量,改善了畜群结构,增加了母畜比例,增加了优良品种,母畜占有率高达60—80%,高于无灌溉户20—30个百分点,优良品种占有率高于无灌溉户10—2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灌溉草库仑户的鄂尔多斯细毛羊、澳美血统、新疆细毛羊占85%,阿尔巴斯、二郎山等良种山羊基本普及。良种羊肉嫩膘肥、毛细绒长,牧民收入自然多。
天然畜牧业的脆弱不稳定性得到克服。全区第一个实现家庭灌溉草库仑化的鄂托克前旗水利局长叶宝恒给记者算了两笔帐:“前年10月到去年6月,鄂前旗降水30毫米,灾情与1965年相似,那一年千里调草,百里调粮,国家花了800万元,牲畜死了40%。而去年,没要国家一分钱,没从外地运一斤草料,牲畜比前年牧业年度还增加10万头(只),增加了15%,牲畜改良率达85.1%。”
市场的导向不仅表现在家庭灌溉草库仑的具体效益上,还表现在灌溉草库仑的建设全过程。市场把科技人员同牧民紧紧拴在一起,根据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不同地貌生态,不同草质,不同畜群结构,共同研究提出不同建设方案。从打井修堰、平畦种植,到管理核算、育肥出栏,甚至连收购时与供销社联系,都手把手地教,同心协力去做。鄂前旗的叶宝恒同志研制出自吸抽浆打井机,两个钟头就可打一眼井,仅此一项就为该旗节约打井费用1150多万元。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在市场机制引发的家庭灌溉草库仑的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
家庭建设草库仑,改善了草原生态,为旅游业提供美好前景。灌溉种植业的兴起,减轻了自然草场的载畜量,提高了草场的再生能力。鄂前旗家庭灌溉草库仑造林10.6万亩,治理流动沙丘96万亩,改良退化草场5万亩。提高自然产草量一倍多,植被覆盖率从30%增到40%。
春潮涌动百业兴。市场经济的大潮,带来了一场悄然萌发的绿色革命。家庭灌溉草库仑,带给牧民牛羊多、绒毛多,手中钞票多。富裕起来的牧民如饥似渴地学习实用技术、科学管理,精神文明在牧区空前普及。
内蒙古千里草原,在深化改革中,更加富庶文明、绚丽多彩。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王定国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草原春潮涌——内蒙古家庭灌溉草库仑建设纪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