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药老大”重振雄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0月 -> “药老大”重振雄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国明王锦鹄 1994-10-31 00:00

“药老大”重振雄风

第1版(要闻)
专栏: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系列报道

  “药老大”重振雄风
本报记者谢国明王锦鹄
华北制药厂,是国有特大型医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华药搏风击浪,重振雄风。去年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首次进入两位数,今年1—9月份,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交税金分别超过去年同期的26.13%、45.1%、64.1%和64.04%,其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均超过了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以规模经济夺得市场优势的一个成功范例。
以股份制改造激发活力
华药曾有过辉煌历史,也陷入过困难的泥泞。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华药一家就占了两项。华药为国家作出的第一个贡献是,结束了我国青霉素等抗生素依赖进口的局面。30多年来,华药向国家上缴的利税,相当于国家原始投资的60多倍。
然而,在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华药却一度被捆住了手脚。1988年到1991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4.8%,而华药的发展速度仅4.02%。加上华药的主导产品青霉素一度滞销,更令这家制药行业的老大企业雪上加霜。
1992年8月,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通过股份制改造,企业产权主体明确,强化了自我激励机制,完善了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了企业发展机制。在股份制改造后上马的千吨青霉素工程中,华药人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工作,不到两年就顺利建成投产,使华药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青霉素生产企业。
以规模经济取得市场优势
华药的青霉素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一直是按照上级指令进行生产。当药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停止执行后,国内的青霉素市场一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国际市场上青霉素生产也正好进入了调整期,许多企业降价抛售。华药的对策是,直接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以规模经济取得市场优势。
前两年,国内市场上青霉素总体上供大于求,但是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大剂量和静脉注射用青霉素却供不应求,华药人利用技术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果断转产,一举占领了市场。青霉素不仅可以当作成药使用,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生产第二代、第三代新药的原料。华药瞄准国际上青霉素原料市场的巨大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年产3000吨青霉素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上的青霉素主要生产基地。当青霉素在国内外市场再度走俏之后,华药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掌握了国际市场的主导权,成为医药行业的出口创汇大户。
今年夏季,华药两项具有规模效益的工程建成投产,年产1000吨维生素C的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和年产1200公斤维生素B12的河北威可达制药有限公司,均实现了一年之内从动工兴建到建成投产的高速度,并使华药成为全国最大的维生素B12生产基地。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两个项目尚未正式投产之时,国内外药商已闻讯而来,纷纷要求签约购货。
以科技进步积蓄发展后劲
科技进步,曾为华药创造过辉煌的昨天。华药培育成功的国内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和开发的新工艺,结束了我国抗生素依赖进口的历史;“七五”期间,打响了青霉素生产的翻身仗,使我国的青霉素生产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进步,将为华药创造更为辉煌的明天。半合成青霉素是青霉素的换代产品,医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华药通过“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改造,发展自身的半合成青霉素产品。华药人将再次书写辉煌的一笔:结束我国半合成抗生素依赖进口的历史。
基因工程药品是跨世纪的首选药物。华药投入数千万元,以本厂的抗生素研究所为主体,联合北京、上海、河北的科研单位,于1992年11月成立了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一批新药已经初见曙光,有一些已经进入了中试阶段,将为华药跻身世界医药百强奠定基础。
在华药,科研开发规划是企业发展规划的先导。华药这两年之所以全力扩大青霉素生产规模,就是因为以青霉素为原料研究成功的第二代、第三代新药,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分别是青霉素的数倍、数十倍。
为了尽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华药对科研体制进行了改革,要求科研人员将研究工作延伸到生产阶段,生产单位则要早期介入科研工作,以保证科研成果尽早商品化。新机制实行以后,科研人员和生产单位的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大大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两年,华药每年的科研投入产出的当年效益,都达到利税数千万元,并且为华药的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


查看完整版本: [-- “药老大”重振雄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