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务实的延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0月 -> 务实的延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夏珺 1994-10-31 00:00

务实的延安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务实的延安
本报记者夏珺
金秋,记者踏访了革命圣地延安。地委的同志高兴地告诉我,改革开放15年来,延安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5亿多元增长到32亿多元,粮食总产由39.6万吨增加到77.4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300公斤增加到512公斤,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加到612元。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延安的发展变化的确令人欣喜,但比这些数字更为宝贵的是延安人的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兴农致富
80年代中期,正是延安地区确定发展思路的关键时期。当时,全国农村正在大上乡镇企业,“无工不富”的口号叫得很响。此时,延安地区却提出了“兴农致富”。
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现任地委书记、当时的行署副专员遆靠山。朴实得像个农民的遆靠山1956年从关中农技校毕业后,从乡镇基层干起,先后在四个县做过领导工作,一干就是38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遆靠山不否认“无工不富”的道理,但延安的发展必须从延安的实际出发找门路。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并不因为是革命圣地而改变,战争时期的有利条件成了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这里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人才缺乏,刚刚吃饱肚子的农民还在为“花钱”发愁,发展乡镇企业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如果不顾条件“硬上”,只能是劳民伤财,事与愿违。
但延安也有延安的优势,土地面积5554万亩(其中2/3是丘陵地),人均占地30多亩,人少地多就是延安的优势,出路就在这片黄土地上。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地委、行署制定了“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区域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并从延安的土地、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养殖习惯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烟、果、羊、薯(土豆)”为四大主导产业,并迅速掀起了主导产业开发的热潮。
在最早调整产业结构的延安市枣园乡庙沟村,记者看到,山山峁峁,沟沟梁梁,到处是一片片苹果树,一簇簇快要成熟了的苹果缀满枝头。乡党委书记杨志斌告诉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庙沟是一个穷山沟,人均收入只有70元。1984年起,庙沟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把苹果当成“摇钱树”大力发展,林果面积由40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亩,年产果200万公斤,光卖苹果的收入就占到农业总收入的70%,去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庙沟村靠种苹果发了家,90%的农户盖了新房,家家有电视,户户有存款,一部分农户还买了汽车、拖拉机、摩托车。
土豆,陕北人称之为“洋芋”,过去是延安农民吃不饱肚子时的“辅助粮食”,如今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由80年代中期的20多万亩扩大到55万亩,总产量由1.4亿公斤增加到4.4亿公斤,而且其中有2亿多公斤通过加工转化增值。地处北部山区的子长县就拥有2300多个加工厂、点,去年仅通过种植、加工“洋芋”一项就人均增收200元,使5000多农户脱贫。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的开发,全地区“兴农致富”不仅搞得红红火火,形成了“南烟果、北羊薯”的格局,而且各县(市)、各乡镇又从各自条件出发形成不同的特色。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地区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抓贫促富
农村改革初期,延安地区较早地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威力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依靠科学技术和集约经营,粮食产量却稳步上升,大多数农民都能吃饱肚子了,但“花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时,地委、行署提出了“抓富带贫”的口号,即先抓南部条件比较好的县(市)、乡镇及头脑灵活会赚钱的农户,以示范、带动贫困户、贫困乡镇、贫困县(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南部像洛川、黄陵等县(市)依靠主导产业相对富裕起来,出现一批比较富的乡镇和农户。
然而,当发现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苗头时,地委书记遆靠山即把眼光盯到了延安地区的两个“贫困带”: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这两个“贫困带”包含了志丹、吴旗、安塞、子长、宜川、延川、延长、黄龙等8个县(市)的36个乡镇、34万人口,1990年时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这一年,遆书记花半年的时间跑遍了这36个贫困乡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调查、摸底、分析、算帐,与乡镇干部、农民们共商脱贫致富的门路。不久,地委便在安塞召开了“两区”主导产业开发现场会,请来了这36个乡镇的书记、镇长共同探讨脱贫大计,并在这次会上,出台了对“两区”实行综合配套输入扶持的政策,即在领导、干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向“两区”倾斜。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36个贫困乡镇开始改变面貌,1/3的乡镇追上全区的平均水平,1/3解决了温饱。
记者采访了这36个贫困乡镇之一、也是延安地区穷得出了名的子长县涧峪岔乡。涧峪岔乡离县城50多公里,我们坐着吉普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令记者兴奋的是,想不到在这么个偏僻的山沟里竟有一片片叶肥枝茂惹人喜爱的桑树园。副乡长景战胜告诉记者,这个乡1.2万人,1990年人均收入300元,1992年起,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大上蚕桑,去年一下子就发展了4000多亩,人均收入提高到520元,明后年将大见效益。这个乡的毛家河村80%的农户有蚕桑,人均半亩多桑园,去年养蚕548张(1张等于2.3万只),人均收入620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蚕桑。村里有个大户穆生有,去年仅养蚕就收入1.1万多元,还有五六户收入在5000元以上。
当记者问“抓贫促富”的思路如何形成的,地委书记遆靠山说:“共产党不能忘记穷人。如果只抓富,不抓穷,两极分化,那不是社会主义。”“抓‘小康村’不是更容易出成绩吗?”记者有意“激将”。遆书记依旧平和地说:“‘小康村’是应该抓,但我们不能图虚名,要实实在在地改变面貌。如果全区有60%的村成了‘小康村’,40%的村还没解决温饱,那‘小康村’建设就是失败的。这两个贫困带没有脱贫,就不能说延安地区已经脱贫了!”
任重道远
延安地区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欣慰。但与全国相比,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延安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并存的,还有一组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新标准衡量,延安地区目前仍有8个县(市)、56个乡镇、44万人口尚未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仍有40%的农户与电无缘,40万人饮水困难,20%的行政村还没通车……
面对现实是为了改变现实,正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彻底改变延安地区的面貌仅凭对革命老区的热情是不能奏效的,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持久战”。令人欣慰的是,务实求真的延安人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延安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180万延安人民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查看完整版本: [-- 务实的延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