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今日厉家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10月 -> 今日厉家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慧敏 1994-10-31 00:00

今日厉家寨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今日厉家寨
本报记者王慧敏
提起莒南县厉家寨,现在的年轻人也许有些陌生,然而,50年代,这个沂蒙山区的小山村却是家喻户晓,毛主席曾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个山村。汽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奔驰,“快看,前面就是厉家寨了。”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长孙立村提醒道。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平整的梯田,田堰一律用红条石砌成,绿油油的麦苗镶嵌其间,远山近野便宛若铺上了一条条红绿相间的地毯。出发时,骤雨初歇,此时,纵横交错的石砌的不渗渠中,积水汩汩地流淌着,流过地堰、流过渡槽,最后像脱线的珍珠似地泻入山腰的水库中去了。这分明是一幅水墨画!
为了改造这些山水,50年代初,厉家寨人以坚韧不拔之志,移山造田,硬是靠双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削平了11座山岭,填平了360条大沟,把769块“瓢、碗”地整修成梯田4000多亩。“当时,厉家寨人磨光的钢钎、镢头、铁锨就有2万多公斤。”孙部长感慨着,“几十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们一直没有停顿过。”
车停在了乡政府门前。这天,恰逢厉家寨大集,集市就设在广场上。水果、衣服、百货……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厉家寨村支书厉永叶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罢集了。高峰的时候,有七八千人赶集。”我问旁边一位卖凉菜的青年妇女一天可卖多少钱,她微微一笑:“也就五六十块。”紧挨其旁的一位卖猪肉的中年妇女说,遇到逢集天,一天可卖出三四头猪,平常一天最少也可以卖出半头猪。在不远处的乡供销社门口的台阶上,有3个老人在下五子棋,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当年的“愚公”。76岁的厉月进,50年代曾当过合作社社长。问及现在的生活,厉月进指着身边玩耍的几个小孩说:“你看这些孩子穿的,我们那时候别说没穿过,连见都没见过。你再看我穿的,娶媳妇的时候也没现在穿得好。”3个老汉全笑了。
厉永叶说,过去,战天斗地,厉家寨改变了面貌,但没能富起来。真正富起来,是改革开放这几年。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将近2000万元,人均收入达940多元,在全县属中上等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震撼着厉家寨人。1990年,村里改组了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首先在全村展开了讨论。通过对比,统一了思想,振奋了斗志。“要想富起来,不仅靠苦干、实干,还要靠巧干。”“过去,改造山河,我们是个好例,如今搞市场经济,我们同样能成为好例。”厉家寨人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生产模式,本着因地制宜,提高效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小麦、地瓜、花生“老三样”的种植结构,发展了蘑菇、太子参、辣椒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500多亩;在荒山、河滩开辟樱桃园500亩,茶园200亩,柳条林200亩,种植板栗1.5万棵……全村3138口人,共养各类家畜、家禽6万多头(只)。
村民们还开始走出山门,闯外面的世界了。目前,全村有30%的青壮劳力在广州、深圳、黑龙江等地打工;另有30%的人五湖四海做买卖。这些人带回了大把的钞票,也带回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于是,山村沸腾了:砖厂、地毯厂、粉笔厂一个个建立起来了。那曾经苦恼了世世代代厉家寨人的石头山,如今也成了“摇钱树”:采石料、搞石刻,产品漂洋过海。冰箱、彩电、摩托车进了门……
离开厉家寨时,已是夕阳西下。乡政府门前广场上,热闹依旧:东侧,几个妇女边坐在凳子上唠嗑,边忙着手里的柳编活;一辆辆满载石料的拖拉机从西侧驶过……我们相信:厉家寨有辉煌的昨天,有重振雄风的今天,也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查看完整版本: [-- 今日厉家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